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38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包括靠背骨架、坐框骨架、上滑轨组件、下滑轨组件和前后传动连杆,前后传动连杆的前端铰接有上滑轨连接架,上滑轨连接架固定在上滑轨组件上,前后传动连杆的后端设置有能铰接在靠背骨架连杆机构,前后传动连杆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能在前后传动连杆上滑动的前后滑块,前后滑块通过下滑轨连接架设置在下滑轨组件上;当上滑轨组件和下滑轨组件相对移动时,带动上滑轨连接架和下滑轨连接架之间的距离变化,使得前后传动连杆的后端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连杆机构转动,从而使得靠背骨架绕着旋转点转动,实现座椅前后移动带动靠背旋转运动,反之能实现靠背旋转运动带动座椅前后移动。旋转运动带动座椅前后移动。旋转运动带动座椅前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为提高汽车使用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汽车座椅一般都能前后移动和靠背旋转运动,座椅的前后移动一般由滑轨实现,靠背转动一般由调节器或铰链机构实现。在实际情况中,汽车座椅的前后移动和靠背转动需要一起进行,即向前移动时带动靠背转动,或者靠背转动带动座椅向前移动。而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前后移动和靠背转动通常单独实现,无法实现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的相互联动,致使一些运动干涉问题无法解决,及座椅的收折或放平功能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拟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实现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的相互联动,使其在操作时,不需要单独推动座椅或靠背。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包括靠背骨架、坐框骨架、上滑轨组件、下滑轨组件和前后传动连杆,所述坐框骨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包括靠背骨架(1)、坐框骨架(2)、上滑轨组件(3)和下滑轨组件(4),所述坐框骨架(2)下方固定设置在上滑轨组件(3)上,所述上滑轨组件(3)能在下滑轨组件(4)上前后移动,所述靠背骨架(1)能绕着旋转点(5)相对坐框骨架(2)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后传动连杆(6),所述前后传动连杆(6)的前端铰接有上滑轨连接架(7),所述上滑轨连接架(7)固定在上滑轨组件(3)上,所述前后传动连杆(6)的后端设置有能铰接在靠背骨架(1)连杆机构,所述前后传动连杆(6)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能在前后传动连杆(6)上滑动的前后滑块(12),所述前后滑块(12)通过下滑轨连接架(13)设置在下滑轨组件(4)上;当上滑轨组件(3)在下滑轨组件(4)上前后移动时,带动上滑轨连接架(7)和下滑轨连接架(13)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使得前后传动连杆(6)的后端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连杆机构转动,从而使得靠背骨架(1)绕着旋转点(5)转动,实现座椅前后移动带动靠背旋转运动;当靠背骨架(1)转动时,带动连杆机构转动,使得前后传动连杆(6)的后端向上或向下运动,使得上滑轨连接架(7)和下滑轨连接架(13)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从而上滑轨组件(3)在下滑轨组件(4)上前后移动,实现靠背旋转运动带动座椅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前后传动连杆(6)靠近后端的转换滑块(8),所述转换滑块(8)能在前后传动连杆(6)上移动,所述转换滑块(8)上铰接有上下传动连杆(9),所述上下传动连杆(9)的上端铰接有旋转连杆(10),所述旋转连杆(10)的中部端铰接在旋转点(5)上并能随着旋转点(5)一起转动,所述旋转连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靠背骨架(1)上,所述上下传动连杆(9)的中部设置有上下滑槽(9a),所述上下滑槽(9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刘宇航张绍波游双全张启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双英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