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属于砼和砌石重力坝坝体分缝橡胶止水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砼和砌石重力坝,沿坝体纵向每隔一定距离都要分缝,分缝处需要采用橡胶止水带软止水或采用止水铜片等刚性止水。刚性止水较易施工,而橡胶止水带在施工时仅通过顶部或者底部的固定点进行固定后即进行浇注,橡胶止水带容易变形,尤其在混凝土振捣时更容易弯曲。橡胶止水带弯曲会造成其与混凝土连接处的密实性变差,影响坝体分缝处的止水性能。
[00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可避免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弯曲变形过大,保证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连接处的密实性,提高坝体分缝处的止水性能。
[0005]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本技术提供的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包括:
[0007]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避让通道,所述避让通道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板面并且向右侧延伸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一个侧面;
[0008]两个支腿组,两个支腿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避让通道延伸方向两侧的支撑板底部,每个支腿组包含两个沿避让通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支腿;
[0009]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避让通道左侧的支撑板上;
[0010]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11]套管,所述套管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板面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2]立杆,所述立杆自由穿过所述套管;
[0013]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立杆向上或向下穿过所述套管的长度;
[0014]夹持辊筒组,所述夹持辊筒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并固定在所述立杆的下端,所述夹持辊筒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辊筒,所述夹持辊筒的轴线沿所述避让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两个夹持辊筒分别位于所述避让通道延伸方向的两侧。
[0015]可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0016]沿套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套管上的若干个定位孔;
[0017]沿立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立杆上的若干个调节孔;
[0018]插杆,所述插杆同时穿过所述定位孔和其中一个调节孔以限定所述立杆向上或向下穿过所述套管的长度。
[0019]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持滚筒的同
一端,所述滚轮的轮轴与所述夹持辊筒的辊轴垂直设置。
[0020]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杆上端的防脱块。
[0021]可选的,所述套管及立杆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23]本技术提供的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在坝体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夹持机构对浇筑面上方的橡胶止水带形成夹持,避免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弯曲变形过大,保证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连接处的密实性,提高坝体分缝处的止水性能;并且,施工过程中可随着浇筑面的提升逐渐向上提拉立杆,使夹持辊筒组位于浇筑面以上1m左右位置,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橡胶止水带在坝体分缝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的右视图;
[0028]图4为图2的A
‑
A向剖视图;
[0029]图5为图4中的夹持辊筒组及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安装在模板上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支撑板、立杆等结构)
[0031]图中,1、橡胶止水带;2、模板;100、支撑板;110、避让通道;120、支腿;210、套管;220、立杆;221、防脱块;230、定位孔;240调节孔;250、插杆;310、夹持辊筒;32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3]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4]如图1中所示,为橡胶止水带1在坝体分缝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5]如图2
‑
图4中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1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板100、两个支腿组以及夹持机构。其中,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橡胶止水带1,以提供橡胶止水带1的支撑点,防止橡胶止水带1偏移其本来位置。支撑板100用于安装夹持机构,支腿组用于将支撑板100固定在浇筑坝体的模板2上。
[0036]具体的,支撑板100上设置有避让通道110,避让通道110贯穿支撑板100的上下板面并且向右侧延伸贯穿支撑板100的一个侧面,设置避让通道110的目的是使橡胶止水带1能够从避让通道110中穿过;并且在橡胶止水带1的下端固定在基础上、上端拉伸至模板2上方以后,可以方便将支撑板100从橡胶止水带1的一侧架设在橡胶止水带1的外侧。
[0037]两个支腿组分别设置在避让通道110延伸方向两侧的支撑板100底部,每个支腿组
包含两个沿避让通道110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支腿120。施工时,使每个支腿组的两个支腿120分别架设在模板2的两侧,即可将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结构架设在模板2的顶部,支腿120的长度增加可进一步防止该施工机构从模板2的顶部掉落。
[0038]夹持机构设置在避让通道110左侧的支撑板100上,具体的夹持机构包括套管210、立杆220、定位机构和夹持辊筒组。其中,套管210贯穿支撑板100的上下板面并与支撑板100固定连接;立杆220自由穿过套管210,定位机构用于限定立杆220向上或向下穿过套管210的长度,夹持辊筒组设置在支撑板100的下方并固定在立杆220的下端。夹持辊筒组用于夹住橡胶止水带1,并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浇筑面的提升而逐渐向上移动。具体操作时,先解除定位机构对立杆220的限制,然后向上提拉立杆220,使夹持辊筒组随着立杆220向上移动,移动到浇筑面上方2m左右的位置后通过定位机构将立杆220与套管210锁死即可。橡胶止水带1的下部沉浸在混凝土中,橡胶止水带1浇筑面上方1m左右的位置受到夹持辊筒组的夹持,对橡胶止水带1形成牵拉使其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弯曲变形过大,保证橡胶止水带1的施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坝体分缝处橡胶止水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避让通道,所述避让通道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板面并且向右侧延伸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一个侧面;两个支腿组,两个支腿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避让通道延伸方向两侧的支撑板底部,每个支腿组包含两个沿避让通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支腿;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避让通道左侧的支撑板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板面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立杆,所述立杆自由穿过所述套管;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立杆向上或向下穿过所述套管的长度;夹持辊筒组,所述夹持辊筒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并固定在所述立杆的下端,所述夹持辊筒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辊筒,所述夹持辊筒的轴线沿所述避让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两个夹持辊筒分别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野,张保祥,徐运海,董新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