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正虎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28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6
一种智能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包括围栏主体、升降装置,围栏主体包括网部框架组件、立柱组件,网部框架组件包括防护网框架、移动件、防护网,移动件设置在防护网框架的左右边框外侧;立柱组件包括立柱A、立柱B、多功能基座,立柱A分为内层和外层结构,外层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内层外表面设有移动滑道,立柱B与立柱A的结构相同;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运动滑道。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立柱A和立柱B安装在多功能基座上,防护网框架通过直线电机嵌入在立柱A和立柱B的移动槽内,直线电机带动防护网框架沿着移动滑道和运动滑道进行上升运动,使防护围栏开出一个可供人员或者设备进出的出口,可拆卸的防护网,避免了资源浪费。避免了资源浪费。避免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围栏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围栏。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一些处于施工状态或者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的区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让不知情的人注意自身安全,预防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状况。在这些地方需要有设备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隔离以及防护的作用,来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保障人的安全。防护围栏就是一种能够起到警示、防护作用的装置。
[0003]现有的防护围栏包括支架和防护网,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或是在支架底部附加上较重的配件,以此来使支架固定,防护网固定连接在各个支架之间,防护网外圈为一矩形框架,网状结构焊接在框架的内侧表面上。多个支架与防护网连接围成一个闭合区域,实现隔离防护的作用。
[0004]防护围栏使用的区域一般是进行施工的现场,现场的设备和人员需要根据最近的位置进出施工现场,现有的防护围栏都是焊接死的,无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实现防护围栏的升降,使围栏可打开,方便施工现场的人员或者设备进出防护围栏,且现场的设备很容易对防护围栏的网状结构造成破坏,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栏主体、可调控围栏主体升降高度的升降装置,所述围栏主体包括网部框架组件、立柱组件,网部框架组件包括防护网框架、可带动防护网框架进行运动的移动件、可活动安装在防护网框架内的防护网,防护网框架为矩形框,在防护网框架上下边框的内侧分别设置用于安装防护网的固定槽,在防护网框架外侧对应固定槽中部的一侧上开设有可拆卸防护网的半圆形凹槽,防护网框架通过移动件活动设置于相邻两个立柱组件之间,移动件设置在防护网框架的左右边框外侧;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A、立柱B、可用于活动固定立柱A与立柱B的多功能基座,立柱A分为内层和外层结构,外层的一侧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可供移动件进行移动的移动槽,内层外表面与移动槽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移动滑道,移动件嵌入移动槽并活动安装在移动滑道上,所述立柱B与立柱A的结构相同;所述内层内部设有空腔,升降装置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可供移动件在升降杆上进行运动的运动滑道,升降杆设置在内层上端,运动滑道竖直方向设置在升降杆的一侧,且运动滑道在升降杆上的设置位置与移动滑道在内层外表面上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移动件可带动网部框架组件沿移动滑道和运动滑道进行移动;工作时,立柱A与立柱B安装在多功能基座上,立柱A与立柱B内的升降杆进行上升动作,网部框架组件通过移动件沿移动滑道和运动滑道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基座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立柱A与立柱B的拆卸孔,多功能基座内设有用于报警提示的外红警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春华申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尹正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