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装置、便携式设备以及摄像头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25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焦装置、便携式设备以及摄像头模组,其中变焦装置包括镜片、变焦元件、第一介质以及驱动件,镜片包括变焦区与非变焦区;变焦元件设置于变焦区内,且变焦元件与镜片共同形成有容置腔;第一介质设置于容置腔内;驱动件与镜片连接并与容置腔连通,用于驱动第一介质运动使得变焦元件产生形变,以实现变焦元件的变焦功能;平时使用时,用户通过非变焦区使用镜片的非变焦功能;在需要使用变焦功能时,控制变焦元件变焦,实现长焦或者微距功能,因此,在使用变焦装置时,用户可以在非变焦功能与变焦功能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变焦功能与变焦功能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变焦功能与变焦功能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焦装置、便携式设备以及摄像头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焦装置、便携式设备以及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的
中,由于目前使用的镜片光学镜片大多为固定焦距的镜片或整体具备变焦功能的镜片,而在实际使用中,如若需要在可变焦距与固定焦距之间切换,则需要对镜头中的镜片进行拆卸、组装,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焦装置、便携式设备以及摄像头模组,变焦装置包括镜片、变焦元件、第一介质以及驱动件,镜片包括变焦区与非变焦区;变焦元件设置于变焦区内,且变焦元件与镜片共同形成有容置腔;第一介质设置于容置腔内;驱动件与容置腔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介质运动使得变焦元件产生形变;驱动件使得第一介质带动变焦元件产生形变,且仅在变焦区内产生形变,即在变焦区内实现长焦或微距,而用户可变焦区与非变焦区之间切换,即可在非变焦功能与变焦功能之间快速切换,无需额外使用专业设备,方便快捷。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焦装置,包括镜片、变焦元件、第一介质以及驱动件,镜片包括变焦区与非变焦区;变焦元件设置于变焦区内,且变焦元件与镜片共同形成有容置腔;第一介质设置于容置腔内;驱动件与镜片连接并与容置腔连通,用于驱动第一介质运动,以使得变焦元件产生形变实现变焦功能。
[0005]基于上述实施例,平时使用时,用户使用镜片的非变焦区,即可使用镜片的非变焦或定焦功能;在需要使用变焦功能时,如长焦或微距,可将视线移动至变焦区,视线通过变焦元件,控制驱动件驱动第一介质运动,使得变焦元件产生形变,从而实现变焦元件的变焦功能;其中,当变焦元件向镜片的物侧产生较小形变时,实现长焦功能;当变焦元件向镜片的物侧产生较大形变时,实现微距功能,而且由于变焦元件仅存在于镜片的部分区域,即变焦区,用户可在变焦区与非变焦区之间切换,即可在变焦功能与非变焦功能之间快速切换,无需额外使用专业设备,方便快捷。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变焦元件包括薄膜,薄膜具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第二介质,其中,薄膜以及第二介质发生形变实现变焦功能。
[0007]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薄膜包裹第二介质,驱动件驱动第一介质使得薄膜与第二介质共同产生形变即可实现变焦功能,可降低驱动件在相同时间段内的功率,也即减轻驱动件的重量,以减轻变焦装置整体的重量,符合变焦装置向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薄膜靠近物侧的表面为物侧面,薄膜靠近像侧的表面为像侧面,像侧面可向靠近物侧面的方向凹陷。
[0009]基于上述实施例,薄膜的像侧面向物侧面凹陷,相对于平面而言,薄膜与第二介质
更容易产生形变,即驱动薄膜与第二介质共同产生形变的力更小,降低驱动件的功率;再者,由于初始状态下,薄膜的像侧面就向物侧面凹陷,即存在变焦,那么在需要调焦时,需要使得薄膜与第二介质再次产生的形变量变小,也即驱动薄膜与第二介质共同产生形变的力更小,进一步降低驱动件的功率,从而减轻驱动件的重量,以减轻变焦装置整体的重量。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镜片内开设有连接通道,容置腔以及驱动件均与连接通道连通,第一介质可经连接通道流入或流出容置腔。
[0011]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连接通道便于驱动件驱动薄膜以及第一介质共同产生形变,进而实现变焦元件的焦距改变,实现变焦的功能。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变焦元件至少设置于镜片靠近物侧的表面,或镜片还包括安装腔,安装腔设置于镜片内,变焦元件与安装腔的内壁连接,安装槽的内壁与变焦元件之间共同形成容置腔。
[0013]基于上述实施例,当在镜片靠近物侧的表面设置变焦元件时,驱动件驱动第一介质运动使得薄膜与第二介质发生形变,即可实现变焦;当在镜片靠近物侧以及靠近像侧的表面均设置变焦元件时,两侧的变焦元件同时变焦可以扩大变焦装置的变焦范围,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将变焦元件设置于镜片内,可利用镜片对变焦元件起到保护作用,以延长变焦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变焦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变焦装置包括安装槽,安装槽至少开设于镜片靠近物侧的表面,变焦元件与安装槽的内壁连接固定。
[0015]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安装槽使得变焦元件嵌设于镜片内,以增加变焦元件与镜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升变焦元件与镜片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由于在镜片开设安装槽,首先,可以减轻变焦装置整体的重量,其次,安装槽的开设使得变焦元件嵌设于镜片内,以压缩变焦装置整体的厚度,符合变焦装置向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镜片靠近物侧的表面以及靠近像侧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变焦元件。
[0017]基于上述实施例,在两侧均开设安装槽且嵌入变焦元件,使得在扩大焦变范围的同时,减轻变焦装置整体的重量,减轻变焦装置整体的厚度,提升用户体验,也符合变焦装置向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可设置为气体。
[0019]基于上述实施例,当第一介质为气体时,其一,由于气体的质量更轻盈,以减轻变焦装置整体的质量;其二,由于气体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可以从外界直接获取,无需像液体一样预先储存才能使用,从而使得变焦装置更加便于携带;其三,由于充气时使用的驱动件可以选用充气马达,充气马达相较于充液时使用的充液马达,体积小,质量轻,功耗小,进一步使得变焦装置的质量轻盈,从而更加便携,符合变焦装置向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符合当代社会生活需求。
[00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变焦装置、支撑件以及控制装置,支撑件与镜片连接,用于支撑镜片,驱动件设置于支撑件;控制装置设置于支撑件,且控制装置与驱动件电性连接。
[0021]基于上述实施例,用户将设备穿戴完成后,支撑件作为用户于变焦装置之间的连接,便于用户在运动时便变焦装置与用户的运动保持同步,便于用户随时使用变焦装置;再
者,利用控制装置,可以便于用户操作以控制驱动件改变变焦装置的焦距,进而实现变焦装置的变焦,提高变焦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002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变焦装置以及模组本体,变焦装置设置于模组本体内。
[0023]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变焦装置减少摄像头模组中变焦镜片的数量,以减轻摄像头模组的厚度,同时减轻摄像头模组的重量,符合摄像头模组向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符合当代社会生活需求。
[0024]基于本申请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焦装置,包括镜片、变焦元件、第一介质以及驱动件,镜片包括变焦区与非变焦区;变焦元件设置于变焦区内,且变焦元件与镜片共同形成有容置腔;第一介质设置于容置腔内;驱动件与容置腔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介质运动使得变焦元件产生形变,以实现变焦元件的变焦功能;平时使用时,用户通过非变焦区使用镜片的非变焦功能;在需要使用变焦功能时,控制变焦元件变焦,实现长焦或者微距功能;其中,当变焦元件向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所述镜片包括变焦区与非变焦区;变焦元件,所述变焦元件设置于所述变焦区内,且所述变焦元件与所述镜片共同形成有容置腔;第一介质,所述第一介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镜片连接并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介质运动,以使得所述变焦元件产生形变实现变焦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元件包括:薄膜,所述薄膜具有空腔;第二介质,所述第二介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其中,所述薄膜以及所述第二介质发生形变实现变焦功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靠近物侧的表面为物侧面,所述薄膜靠近像侧的表面为像侧面,所述像侧面可向靠近所述物侧面的方向凹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包括: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开设于所述镜片内,所述容置腔以及所述驱动件均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介质可经所述连接通道流入或流出所述容置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元件至少设置于所述镜片靠近物侧的表面,或所述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坤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