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竖直钢筋一侧的第一支撑体、设置在竖直钢筋另一侧的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中设置有配重块,第二支撑体中设置有应变计,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通过螺杆组件紧固连接,螺杆组件还压紧在应变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能够将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精确牢固定位在混凝土内部,保证所测应变值的准确性,不因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施工过程影响出现偏差,节省了材料和时间,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效果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效果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铁路、交通、水电、大坝等工程领域混凝内部的应力应变测量,应变计安装时,必须平行结构应力方向才能准确测得混凝土结构应变。但目前其埋设方式极为粗犷,往往直接用细匝丝将应变计与钢筋平行捆绑在结构钢筋上,这未考虑施工过程对应变计位置的影响,比如钢筋的顺直程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应变计的冲击、混凝土振捣棒对应变计的震动等。这些施工影响都会引起应变计偏离混凝土结构应力方向,使测得的混凝土应变出现偏差,具有定位不准确、埋设不牢固的缺点,严重影响后续分析,形成结构隐患,浪费材料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解决了如何将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精确牢固定位在混凝土内部的技术问题,保证所测应变值的准确性,不因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施工过程影响出现偏差,节省了材料和时间,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0004]一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竖直钢筋一侧的第一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竖直钢筋另一侧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中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第二支撑体中设置有应变计,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螺杆组件紧固连接,所述螺杆组件还压紧在所述应变计上。
[0005]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板上的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所述配重块,所述第一盒体内部朝向第二盒体方向设置有螺纹孔,且穿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
[0006]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小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内,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小端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
[0007]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板上的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内设置有所述应变计,所述第二盒体内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外径。
[0008]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小端抵靠在所述应变计上。
[0009]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底面上均设置有支腿。
[0010]所述配重块为石块、砂砾、土块中的任一种。
[0011]本技术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0012](1)设置有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将配重块和应变计分别设置在其中,能够保证该定位结构的平衡,原则上,配重块的重量与应变计差不多,避免出现偏差;
[0013](2)设置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一方面,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紧固连接起来,通过紧固力,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紧固在一起,同时也将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也紧固在钢筋侧面,另一方面,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小端还能够压紧在应变计上,还起到固定应变计的作用效果,具有多功能的技术效果;
[0014](3)本方案中的应变计埋入定位方式,能够避免应变计偏离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方向,避免测得的混凝土应变出现偏差,具有定位准确、埋设牢固的优点,有助于后续的精确分析,避免了结构隐患,节省了材料和时间;
[0015](4)设置有支腿,有助于支撑整个埋入定位结构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埋入定位结构的安装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安装结构图。
[0020]其中,附图标记为:1、钢筋;2、第一盒体;2
‑
1、螺纹孔;3、第一螺杆;3
‑
1、第一螺帽;4、配重块;5、支腿;6、第一支板;7、第二螺杆;7
‑
1、第二螺帽;8、第二支板;9、第二盒体;9
‑
1、通孔;10、应变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2]参见图1和图4,一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竖直钢筋1一侧的第一支撑体、设置在竖直钢筋1另一侧的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中设置有配重块4,第二支撑体中设置有应变计10,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通过螺杆组件紧固连接,螺杆组件还压紧在应变计10上。
[0023]参见图2,第一支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6、设置在第一支板6上的第一盒体2,第一盒体2内设置有配重块4,第一盒体2内部朝向第二盒体9方向设置有螺纹孔2
‑
1,且穿设有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7;
[0024]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7的小端设置在第二盒体9内,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7的小端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帽3
‑
1和第二螺帽7
‑
1。
[0025]参见图3,第二支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板8、设置在第二支板8上的第二盒体9,第二盒体9内设置有应变计10,第二盒体9内侧面设置有通孔9
‑
1,通孔9
‑
1的内径略大于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7的外径。
[0026]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7的小端抵靠在应变计10上。
[0027]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8底面上均设置有支腿5。
[0028]配重块4为石块、砂砾、土块中的任一种。配重块4不限于上述的材料,可以是任意的构件,只不过在现场,这三种材料更为常见,可以就地使用,只要保证能达到两个盒体的平衡即可,保证应变计10的测量精度。
[0029]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
[0030]将应变计10放置在第二盒体9中,将配重块4设置在第一盒体2中,保持平衡,旋转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7,使得其一端抵靠在应变计10上,将应变计10压紧在第二盒体9的其中一内侧面上,拧紧第一螺帽3
‑
1和第二螺帽7
‑
1,使得第一螺帽3
‑
1和第二螺帽7
‑
1旋拧到第二盒体9的另一内侧面上,通过对拉,使得第一盒体2和第二盒体9连接在一起,由于第一盒体2与第一支板6是固定连接的,第二盒体9与第二支板8也是固定连接的,从而也将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8紧密的对拉在一起,使得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8定位在钢筋1的侧部。
[0031]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竖直钢筋一侧的第一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竖直钢筋另一侧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中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第二支撑体中设置有应变计,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螺杆组件紧固连接,所述螺杆组件还压紧在所述应变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埋入式应变计定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板上的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所述配重块,所述第一盒体内部朝向第二盒体方向设置有螺纹孔,且穿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小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内,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小端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张同波,李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