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16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包括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通过固定带相连,用以包裹和支撑人体的颈部,后支撑部包括上下相连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用于贴合于人体的颈椎部,第二支撑部用于贴合于人体的背部,第二支撑部朝向背部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层,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层,贴合层和第一支撑层通过弹性装置相连,贴合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设置第一支撑层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了颈托对患者颈椎起到的保护作用。设置弹性装置,能够在患者躺下的时候,通过弹性装置来调整贴合层和第一支撑层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二支撑部整体的厚度,提升了患者平躺的舒适度。躺的舒适度。躺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

技术介绍

[0002]颈托是颈椎病辅助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更为适合。
[0003]对于一些伤势比较严重,需要在ICU里进行治疗的病人来说,为了保护颈椎,也需要佩戴颈托,但是ICU的病人带着颈托长期卧床不能翻身,颈托靠近背部的部位太厚,而且透气性差,容易把皮肤压坏,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解决ICU病人长期卧床不能翻身,佩戴传统的颈托时,颈托靠近背部的部位部位太厚,而且透气性差,容易把皮肤压坏,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包括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通过固定带相连,用以包裹和支撑人体的颈部,后支撑部包括上下相连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用于贴合于人体的颈椎部,第二支撑部用于贴合于人体的背部,第二支撑部朝向人体背部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层,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层,贴合层和第一支撑层通过弹性装置相连,贴合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透气孔,提升了贴合层的透气性。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贴合层和第一支撑层的边缘通过弹性封边带相连,以使贴合层和第一支撑层之间形成弹性腔,弹性装置设置于弹性腔内。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弹性腔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层,第二支撑层的一侧和贴合层相连,另一侧和弹性装置的一端相连,弹性装置的另一端和第一支撑层相连。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支撑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相互连通,弹性封边带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和弹性腔相连通的第三透气孔。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弹性装置包括多个均匀排列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和第二支撑层相连,另一端和第一支撑层相连。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弹性装置包括多个均匀排列的弹性片,弹性片的中部设置有呈拱形的圆弧部,弹性片的两端均和第一支撑层滑动相连,圆弧部的顶端和第二支撑层相连。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支撑层在弹性腔内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有滑动槽,弹性片的端部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二支撑部通过设置贴合层来和人体的背部相贴合,能够提升患者佩戴颈托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层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了颈托对患者颈椎起到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弹性装置,能够在患者躺下的时候,通过弹性装置来调整贴合层和第一支撑层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二支撑部整体的厚度,提升了患者平躺的舒适度,改善了传统颈托靠近背部的部位部位太厚容易把皮肤压坏,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通过在贴合层上设置多个第一透气孔,能够改善传统颈托透气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的后支撑部后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的弹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的弹性片示意图。
[0018]图标:1

前支撑部,2

后支撑部,201

第一支撑部,202

第二支撑部,203

贴合层,204

第一支撑层,205

第一透气孔,206

弹性封边带,207

弹性腔,208

第二支撑层,209

第二透气孔,210

第三透气孔,211

弹簧,212

弹性片,213

圆弧部,214

滑动块,215

滑动槽,3

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
[0021]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
[0022]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包括前支撑部1和后支撑部2,前支撑部1和后支撑部2通过固定带3相连,用以包裹和支撑人体的颈部,后支撑部2包括上下相连的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第一支撑部201用于贴合于人体的颈椎部,第二支撑部202用于贴合于人体的背部,第二支撑部202朝向人体背部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层203,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层204,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通过弹性装置相连,贴合层20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205。在第二支撑部202通过设置贴合层203来和人体的背部相贴合,能够提升患者佩戴颈托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层204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了颈托对患者颈椎起到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弹性装置,能够在患者躺下的时候,通过弹性装置来调整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二支撑部202整体的厚度,提升了患者平躺的舒适度,改善了传统颈托靠近背部的部位部位太厚容易把皮肤压坏,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通过在贴合层203上设置多个第一透气孔205,能够改善传统颈托透气性差的问题。贴合层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柔软的材质,例如医用橡胶、医用乳胶等,不仅可以柔软舒适还可以在受到压力的时候贴合人体的背部,使背部得到均匀的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平躺的舒适感。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的上端均与第一支撑部201的下端相连,这样有利于后支撑部2的整体性。
[0023]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的边缘通过弹性封边带206相连,以使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之间形成弹性腔207,弹性装置设置于弹性腔207内。通过设置弹性封边带206,能够有效地防止杂物进入到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之间,导致弹性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0024]弹性腔207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层208,第二支撑层208的一侧和贴合层203相连,另一侧和弹性装置的一端相连,弹性装置的另一端和第一支撑层204相连。通过设置第二支撑层208,进一步提升了第二支撑部202整体的支撑性。第二支撑层208的一侧和贴合层203相连,能够给贴合层提供很好的支撑力,第二支撑层208另一侧通过弹性装置和第一支撑层204相连,提升了贴合层203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包括前支撑部(1)和后支撑部(2),所述前支撑部(1)和后支撑部(2)通过固定带(3)相连,用以包裹和支撑人体的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部(2)包括上下相连的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所述第一支撑部(201)用于贴合于人体的颈椎部,所述第二支撑部(202)用于贴合于人体的背部,所述第二支撑部(202)朝向人体背部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层(203),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层(204),所述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通过弹性装置相连,所述贴合层(20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的边缘通过弹性封边带(206)相连,以使贴合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4)之间形成弹性腔(207),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弹性腔(20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压透气功能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腔(207)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层(208),所述第二支撑层(208)的一侧和贴合层(203)相连,另一侧和弹性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弹性装置的另一端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钟仪邓婕石素华刘元静罗雅兰苟蔚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