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冬季气温低用热量大,传统的太阳能只能提供热水,白天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夜间用完后就无法使用太阳能,用水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太阳能利用率也不能最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换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储热内胆和储热外胆;
[0006]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太阳能介质进管和太阳能介质出管与所述储热外胆相互连通,所述太阳能介质出管上设有太阳能循环泵;
[0007]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热泵介质进管和热泵介质出管与所述储热外胆相互连通,所述热泵介质出管上设有热泵循环泵;
[0008]所述储热内胆置于所述储热外胆之中,所述储热内胆通过给水管和回水管与用热端相互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有电控阀,所述储热内胆和所述储热外胆中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0009]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相互结合,分别对储热外胆内的介质进行加热,进而保证储热内胆有充足的热水供应。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相互补充,当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提供热量时,空气源热泵可独自对介质进行加热,保证储热内胆中有所需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
‑r/>太阳能集热器
ꢀꢀ
11
‑
太阳能介质出管
ꢀꢀ
12
‑
太阳能循环泵
ꢀꢀ
13
‑
太阳能介质进管
ꢀꢀ2‑
储热外胆
ꢀꢀ3‑
储热内胆
ꢀꢀ4‑
空气源热泵
ꢀꢀ
41
‑
热泵介质出管
ꢀꢀ
42
‑
热泵循环泵
ꢀꢀ
43
‑
热泵介质进管
ꢀꢀ5‑
电控阀
ꢀꢀ
51
‑
回水管
ꢀꢀ
52
‑
给水管
ꢀꢀ6‑
用热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参照图1,本技术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空气源热泵4、储
热内胆3和储热外胆2;
[0014]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太阳能介质进管13和太阳能介质出管11与所述储热外胆2相互连通,所述太阳能介质出管11上设有太阳能循环泵12;
[0015]所述空气源热泵4通过热泵介质进管43和热泵介质出管41与所述储热外胆2相互连通,所述热泵介质出管41上设有热泵循环泵42;
[0016]所述储热内胆3置于所述储热外胆2之中,所述储热内胆3通过给水管52和回水管51与用热端6相互连通,所述回水管51上设有电控阀5,所述储热内胆3和所述储热外胆2中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7]太阳能集热器对介质加热后再太阳能循环泵的作用下将储热外胆中的介质进行加热并循环换热,保证储热内胆中有较高的温度。当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换热时,空气源热泵启动,介质加热后再热泵循环泵的作用下向储热外胆的介质进行换热并循环流动。
[0018]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相互结合,分别对储热外胆内的介质进行加热,进而保证储热内胆有充足的热水供应。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相互补充,当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提供热量时,空气源热泵可独自对介质进行加热,保证储热内胆中有所需的温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储热内胆和储热外胆;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太阳能介质进管和太阳能介质出管与所述储热外胆相互连通,所述太阳能介质出管上设有太阳能循环泵;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热泵介质进管和热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安亿美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