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02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包括线性稳压器、电池座、PNP管、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电池座的1脚连接线性稳压器的2脚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电池座的2脚接地;线性稳压器的3脚连接PNP管的发射极,PNP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PNP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线性稳压器的1脚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泛用性强,电路简单,无需外部供电。无需外部供电。无需外部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仪表智能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因为存放时间比较久而发生钝化现象的电池。这些电池在空载的时候可以输出正常的电压,但一旦接入负载,其输出电压将会被拉低,同样的,当这种电池被直接装载到产品上,会使我们的产品不断的复位,不仅影响使用,还会降低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制作了用于生产检定的工装,即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
[0004]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包括线性稳压器U1、电池座P1、PNP管Q1、发光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0005]所述电池座P1的1脚连接所述线性稳压器U1的2脚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池座P1的2脚接地;所述线性稳压器U1的3脚连接所述PNP管Q1的发射极,所述PNP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PNP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线性稳压器U1的1脚接地。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线性稳压器U1的型号采用S

1206B33

U3T1G。
[0007]进一步的,第一电阻R1的阻值小于等于1.5K,第二电阻R2的阻值小于等于5.4K。
[0008]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技术电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泛用性强,电路简单,无需外部供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包括线性稳压器U1、电池座P1、PNP管Q1、发光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0013]电池座P1的1脚连接线性稳压器U1的2脚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池座P1的2脚接地;线性稳压器U1的3脚连接PNP管Q1的发射极,PNP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
第二电阻R2的一端,PNP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线性稳压器U1的1脚接地。
[0014]使用方法:
[0015]其中,U1为LDO,电阻R4为负载电阻用于放电,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D1组成指示电路,用于指示解除钝化是否完成。P1为电池座,电池由此处接入。本技术电路可用于检测与解除3.6V的锂电池的钝化。
[0016]操作:
[0017](1)将3.6V锂电池插入电池座P1,此时指示灯会亮起。
[0018](2)等待指示灯熄灭,即为解除了钝化状态。
[0019](3)取下锂电池。
[0020]对于PNP管Q1来说,其导通的条件在于Ub<Ue,即基级电压低于发射级电压,由于U1LDO的存在,Ue的电压最高为3.3V,而Ub的电压约为0.8Vin。当输入电压达到3.6V左右的时候,PNP管Q1为关断状态(实际处于放大区,这里写关断是方便理解),其后端电路将没有电压。对于发光二极管D1来说,若器件处于钝化状态,其电压小于3.6V,Q1为导通状态,发光二极管D1亮,若解除了钝化状态,其电压应略高于3.6V,此时Q1关断,发光二极管D1熄灭。
[0021]注意点:
[0022]对于该电路来说,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不宜过大,因为判断钝化后的锂电池输出功率较低,增大输出电流可以拉低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该原理可以检测锂电池是否钝化。所以,电阻R1的阻值应小于等于1.5K,电阻R2的阻值应小于等于5.4K,其比例R1:R2约等于0.28。电阻R4为实际放电电路,因此该电阻应按照实际放电需求来更改。比如3.6V的锂电池,最大电流为100mA左右,那么3.3/30=0.11,110mAh,我们可以使用30欧的电阻来进行放电。
[0023]若需要测试其它电压的锂电池,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比值来实现。具体计算公式为:
[0024]Vin*R1/(R1+R2)=3.3

Ueb
[0025]其中。3.3来自LDO的工作输出电压,Ueb为三极管Q1导通时Ue与Ub的最小压差,Vin为电池正常电压
[0026]目前解除钝化的标识为指示灯D1,该指示器也可以换成其它器件进行监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解除锂电池钝化状态的工装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稳压器U1、电池座P1、PNP管Q1、发光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电池座P1的1脚连接所述线性稳压器U1的2脚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池座P1的2脚接地;所述线性稳压器U1的3脚连接所述PNP管Q1的发射极,所述PNP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PNP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