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放线
,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此专利技术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例如,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放线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底座(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架(2),所述一号固定架(2)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挡板(3),所述一号挡板(3)的右侧设置有绕线轴(4),所述绕线轴(4)的内壁套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挡板(6),所述转轴(5)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二号挡板(6)右侧的二号固定架(7),所述二号固定架(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远离二号固定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线装置底座(1)内部的活动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绕线轴(4)前方的基座(10),所述基座(10)的上表面安装有一号滚轮(11),所述一号滚轮(1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2),所述矩形板(12)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杆(13),所述旋转杆(13)上端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一号滚轮(11)上方的二号滚轮(14),所述二号滚轮(14)的左侧活动套接有T形杆(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二号固定架(7)右侧的齿轮(16),所述齿轮(16)外壁的下方设置有卡板(17),所述卡板(17)的表面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齿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东驰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