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56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上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燃气进气口通过燃烧器控制器控制空气和燃气的进气量,所述锅炉另一侧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燃烧器之间通过再循环烟气装置连通,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将所述排烟管内气体转送入所述燃烧器内进行参与燃烧。使用时,所述燃烧器内产生负压,再循环烟气装置将部分排烟管内的烟气抽入所述燃烧器,所述烟气内的氮氧化物重新参与燃烧,使锅炉内部核心区的燃烧温度降低,在锅炉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天然气燃烧污染物减排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政府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如对电力行业锅炉烟气,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近年又提出了超低排放的要求。如氮氧化合物要求排放浓度低于50mg/N
·
m3。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天然气锅炉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排放少的环保型锅炉。但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同样面临降氮改造的要求,即锅炉降低氮氧化排放方法包括燃烧中降低氮氧化合物产生量。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该低氮燃烧系统可降低天然气锅炉烟气氮氧化合物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降低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的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上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燃气进气口通过燃烧器控制器控制空气和燃气的进气量,所述锅炉另一侧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燃烧器之间通过再循环烟气装置连通,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将所述排烟管内气体转送入所述燃烧器内进行参与燃烧。
[0006]优选的,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包括再循环烟气管组,所述再循环烟气管组连通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燃烧器,所述再循环烟气管上连接有烟气蝶阀,所述烟气蝶阀与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与所述燃烧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根据所述燃烧器控制器信号反馈控制所述烟气蝶阀的开闭大小。
[0007]优选的,所述再循环烟气管组包括除尘管道和连接管道,所述除尘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之间通过换管箱连接,所述除尘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排烟管,所述连接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燃烧器。
[0008]优选的,所述除尘管道内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用于吸附烟气内的颗粒物。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管内部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用于储存烟气内的颗粒物。
[001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上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燃气进气口通过燃烧器控制器控制空
气和燃气的进气量,所述锅炉另一侧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燃烧器之间通过再循环烟气装置连通,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将所述排烟管内气体转送入所述燃烧器内进行参与燃烧。使用时,所述燃烧器内产生负压(气体流动产生负压),再循环烟气装置将部分排烟管内的烟气抽入所述燃烧器,所述烟气内的氮氧化物重新参与燃烧,使锅炉内部核心区的燃烧温度降低,在锅炉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0011]同时,通过在再循环烟气装置内设置可拆卸的收集管,能够收集流经所述除尘管道的风烟内的烟尘颗粒,避免长期使用,整个所述再循环烟气管组堵塞,影响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14]图3是收集管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锅炉;2、燃烧器;21、空气进气口;22、燃气进气口;23、燃烧器控制器;3、排烟管;4、再循环烟气装置;41、再循环烟气管组;411、除尘管道;412、连接管道;413、换管箱;4131、箱门;4132、箱体;414、收集管;4141、环形凹槽;42、烟气蝶阀;43、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17]如图1

3所示:一种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包括锅炉1,所述锅炉1上连接有燃烧器2,所述燃烧器2上设有空气进气口21和燃气进气口22,所述空气进气口21和所述燃气进气口22通过燃烧器控制器23控制空气和燃气的进气量,所述锅炉1另一侧连接有排烟管3,所述排烟管3和所述燃烧器2之间通过再循环烟气装置4连通,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4将所述排烟管3内气体转送入所述燃烧器2内进行参与燃烧。使用时,所述燃烧器2内产生负压(气体流动产生负压),再循环烟气装置4将部分排烟管3内的烟气抽入所述燃烧器2,所述烟气内的氮氧化物重新参与燃烧,使锅炉1内部核心区的燃烧温度降低,在锅炉1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0018]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4包括再循环烟气管组41,所述再循环烟气管组41连通所述排烟管3和所述燃烧器2,所述再循环烟气管上连接有烟气蝶阀42,所述烟气蝶阀42与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43(如西安鼎兴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BFA

1型电动阀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43相比于PLC控制器,具有能实时监控所述蝶阀开闭大小优点,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43与所述燃烧器控制器23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43根据所述燃烧器控制器23信号反馈控制所述烟气蝶阀42的开闭大小。所述燃烧器控制器23将所述燃烧器2的空气和燃气流量转化为控制信号反馈给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43,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43控制所述烟气蝶阀42开闭大小从而
控制进入所述燃烧器2内的烟气流量,使之达到最优的(抑制氮氧化物形成)燃烧效果。
[0019]所述再循环烟气管组41包括除尘管道411和连接管道412,所述除尘管道 411和所述连接管道412之间通过换管箱413连接,所述换管箱413,包括箱体 4132和箱门4131,所述箱体4132连通所述除尘管道411和所述连接管道412,所述箱门4131盒和所述箱体4132之间设有密封胶条进行密封,所述箱门4131 盖合时,烟气不会从所述箱门4131处溢出。所述除尘管道411另一端连通所述排烟管3,所述连接管道412另一端连通所述燃烧器2。所述除尘管道411内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管414,所述收集管414用于吸附烟气内的颗粒物。所述收集管 414收集流经所述除尘管道411的风烟内的烟尘颗粒,避免长期使用,整个所述再循环烟气管组41堵塞,影响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4使用效果。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从所述换管箱413处将所述收集管414从所述除尘管道411 内取出,更换上新的收集管414或者将旧的收集管414清洗后,继续使用。
[0020]所述收集管414内部设有多个环形凹槽4141,所述环形凹槽4141用于吸附烟气内的颗粒物。所述环形凹槽4141可以有储存烟尘颗粒物,烟尘颗粒物聚集在所述环形凹槽4141内时,不会影响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上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燃气进气口通过燃烧器控制器控制空气和燃气的进气量,所述锅炉另一侧连接有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燃烧器之间通过再循环烟气装置连通,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将所述排烟管内气体转送入所述燃烧器内进行参与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仪表控制锅炉低氮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烟气装置包括再循环烟气管组,所述再循环烟气管组连通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燃烧器,所述再循环烟气管上连接有烟气蝶阀,所述烟气蝶阀与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仪表烟气蝶阀控制器与所述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春窦利燕朱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交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