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快换装置、换电站及换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54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0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快换装置、换电站及换电系统;电池快换装置包括电池转运部,所述电池转运包括插臂结构和框架;所述插臂结构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插臂结构与所述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插臂结构用于与换电车辆上的电池箱配合,并通过相对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实现换电车辆上的电池箱的转运。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快换装置采用可以在框架内上下和前后滑动的插臂结构,能够通过插臂结构的滑动实现电池箱的转运;换电方式简单,且插臂结构能够与电池箱配合托举,能够有效保证电池箱更换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换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换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快换装置、换电站及换电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换电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快换装置、换电站及换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纯电重卡越来越多。但是纯电重卡存在续航短以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换电模式的诞生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0003]对于重卡来说,应用场景主要有专线运输(固定货物运输专线,如煤炭洗煤厂至铁路、港口运输等;单程距离100km以内)、支线短倒(集中站至周边城市的支线短倒,如铁路港集装箱运输等;单程距离150km以内)、港口内倒(封闭场景内重复短倒运输如港口内货物运输及集装箱运输等;适合24h不停作业)以及干线运输(跨城市的公路干线运输,如汽配、百货、零担货物等;单程距离800km以上)。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最规模化的常见的应用场景是长途运输,纯电动重卡续航里程短问题是目前纯电动重卡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运营的最根本原因。而充电慢问题也大大降低了纯电动重卡运行的效率;这两个问题是一直困扰纯电动重卡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运营的重要原因。而换电模式只要在中途设置合适的换电站,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更换电池,可有效解决充电慢问题。
[0004]但现有的换电站一般采用机械抓取方式更换电池箱,该方式存在电池箱容易掉落的问题,使得换电安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要解决是现有技术中换电安全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池快换装置,其包括电池转运部,所述电池转运包括插臂结构和框架;所述插臂结构设于所述框架内;
[0007]所述插臂结构与所述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
[0008]所述插臂结构用于与换电车辆上的电池箱配合,并通过相对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实现换电车辆上的电池箱的转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臂结构包括插臂组件和托架;所述插臂组件设于托架上;
[0010]所述托架与所述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托架能够带动所述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
[0011]或;
[0012]所述插臂组件与所述托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托架与所述框架两个侧面框架滑动连接;所述插臂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架的底部滑动;所述托架能够带动所述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插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插臂。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插臂与所述电池箱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限位机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卡块。
[0016]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部设有第一助动结构;
[0017]所述第一助动结构包括滚轮结构或与换电仓内的滑轨匹配的滑槽结构。
[001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快换装置:包括电池转运机构;所述电池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电池转运部和第二电池转运部;所述第一电池转运部设于所述第二电池转运部上方;
[0019]所述第一电池转运部用于转运所述第一电池箱,所述第二电池转运部用于转运所述第二电池箱;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换电车辆的纵梁顶面,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所述纵梁的其中一侧面;
[0020]所述第一电池转运部包括第一插臂结构和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插臂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第一插臂结构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
[0021]所述第二电池转运部包括第二插臂结构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插臂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插臂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臂结构包括第一插臂组件和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插臂组件设于第一托架上;
[0023]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或;所述第一插臂组件与所述第一托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两个侧面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插臂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架的底部滑动;所述第一托架能够带动第一所述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
[0024]所述第二插臂结构包括第二插臂组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插臂组件设于第二托架上;
[0025]所述第二托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托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或;所述第二插臂组件与所述第二托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托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两个侧面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插臂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托架的底部滑动;所述第二托架能够带动第二所述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臂;所述第二插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插臂。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臂与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插臂与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块;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块。
[0029]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转运机构底部设有第二助动结构;
[0030]所述第二助动结构包括滚轮结构或与换电仓内的滑轨匹配的滑槽结构。
[0031]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换电站,包括:车辆定位仓、第一换电仓和第二换电仓;
[0032]所述第一换电仓和所述第二换电仓分别设于所述车辆定位仓相对的两侧;
[0033]所述第一换电仓内设有上述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电池快换装置;
[0034]所述第二换电仓内设有上述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电池快换装置;所述所述第二换电仓内的电池快换装置用于转运第三电池箱和/或第四电池箱;所述第三电池箱设于纵梁的底面,所述第四电池箱设于所述纵梁的另一侧面。
[00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电仓内还设有第一电池放置部和第一行驶轨道;所述第二换电仓内还设有第二电池放置部和第二行驶轨道;
[0036]所述第一换电仓内的电池快换装置沿所述第一行驶轨道将所述第一电池箱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箱转运至所述第一电池放置部;
[0037]所述第二换电仓内的电池快换装置沿所述第二行驶轨道将所述第三电池箱和/或所述第四电池箱转运至所述第二电池放置部。
[003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驶轨道上设有第一滑轨结构;所述第二行驶轨道上设有第二滑轨结构。
[00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放置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架;所述第二电池放置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池架。
[0040]本申请第四方面公开一种换电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所述换电站;
[0041]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电仓内的电池快换装置及所述第二换电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转运部,所述电池转运包括插臂结构和框架(101);所述插臂结构设于所述框架(101)内;所述插臂结构与所述框架(1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插臂结构用于与换电车辆上的电池箱配合,并通过相对于所述框架(1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实现换电车辆上的电池箱的转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臂结构包括插臂组件和托架(102);所述插臂组件设于托架(102)上;所述托架(102)与所述框架(1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托架(102)能够带动所述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1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或;所述插臂组件与所述托架(10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托架(102)与所述框架(101)两个侧面框架滑动连接;所述插臂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架(102)的底部滑动;所述托架(102)能够带动所述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10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插臂(1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臂(103)与所述电池箱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限位机构(1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04)包括至少一个卡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1)底部设有第一助动结构(105);所述第一助动结构(105)包括滚轮结构或与换电仓内的滑轨匹配的滑槽结构。7.一种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转运机构;所述电池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电池转运部和第二电池转运部;所述第一电池转运部设于所述第二电池转运部上方;所述第一电池转运部用于转运第一电池箱(402),所述第二电池转运部用于转运第二电池箱(403);所述第一电池箱(402)位于换电车辆的纵梁顶面,所述第二电池箱(403)位于所述纵梁的其中一侧面;所述第一电池转运部包括第一插臂结构和第一框架(201);所述第一插臂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框架(201)内;所述第一插臂结构与所述第一框架(2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转运部包括第二插臂结构和第二框架(301);所述第二插臂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框架(301)内;所述第二插臂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3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臂结构包括第一插臂组件和第一托架(202);所述第一插臂组件设于第一托架(202)上;所述第一托架(202)与所述第一框架(2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架(20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201)的底部框
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或;所述第一插臂组件与所述第一托架(20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架(202)与所述第一框架(201)两个侧面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插臂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架(202)的底部滑动;所述第一托架(202)能够带动第一所述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20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滑动;所述第二插臂结构包括第二插臂组件和第二托架(302);所述第二插臂组件设于第二托架(302)上;所述第二托架(302)与所述第二框架(301)的底部框架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框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托架(302)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插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301)的底部框架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杨全凯王志海韩磊张志强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