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膜元件消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335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膜元件消毒系统,包括集液箱、储液罐、供液管和回液管,集液箱插装有若干承载湿膜元件,集液箱通过回液管与储液罐相连,储液罐的另一端与供液管相连,供液管设有至少一个与湿膜元件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液头。储液罐先通过供液管的分液头向每个湿膜元件供应消毒液,消毒液流过湿膜元件后流入集液箱内,最后再经回液管回流至储液罐内,如此实现消毒液循环流过湿膜元件,确保消毒液与湿膜元件完全接触,利于完全浸润湿膜元件,消毒效果较佳。此外,每个分液头设有与湿膜元件相抵的密封圈,防止消毒液循环流动过程中泄漏或挥发,确保消毒液完全流入湿膜元件内,避免消毒液的浓度因过量挥发而降低,消毒效果较佳。消毒效果较佳。消毒效果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膜元件消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膜元件消毒
,特别涉及一种湿膜元件消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以反渗膜、纳滤膜为例的湿膜元件多属于有机膜,长期存储易滋生细菌,造成湿膜元件污染,严重时可使湿膜元件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或失去过滤作用,因此现有技术常采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对湿膜元件进行处理,使湿膜元件因表面附着酸液,对湿膜元件进行消毒,有效防止细菌滋生。
[0003]现有湿膜元件的消毒方式主要有浇灌法和循环法两种,浇灌法是自上往下将消毒液淋到膜体上,该方式无法确保膜片与消毒液完全接触,消毒液难以有效浸润整个膜体,且敞开式操作极易导致消毒液在过程中挥发,使消毒液的浓度因过量挥发而降低,严重时甚至无法达到消毒要求,消毒效果不佳。循环法是消毒液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沿膜体内壁循环流动,但此法拆装膜体不便,工作量较大,消毒完后还需另行沥干,消毒液浪费量较大,影响消毒效果。
[0004]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湿膜元件的消毒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膜元件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装有若干承载湿膜元件(1)的集液箱(22)、用于盛放消毒液的储液罐(4)、与所述储液罐(4)相连的供液管(3)及连接于所述集液箱(22)与所述储液罐(4)之间的回液管(5),所述供液管(3)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全部所述湿膜元件(1)对应连通的分液头(37),每个所述分液头(37)设有与所述湿膜元件(1)相抵的密封圈(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膜元件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4)顶部的加料管(46)设有加料阀,所述储液罐(4)内设有搅拌桨(42),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储液罐(4)内消毒液的当前浓度的浓度检测件;分别与所述加料阀、所述搅拌桨(42)及所述浓度检测件的控制器;当所述浓度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当前浓度低于预设浓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料阀打开并启动所述搅拌桨(42)搅匀消毒液,直至所述当前浓度与所述预设浓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膜元件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供液管(3)的恒温器(33);用于检测所述供液管(3)内消毒液的当前温度的温度检测件;当所述温度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当前温度与预设温度不一致时,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恒温器(33)调节所述供液管(3)内的消毒液温度,直至所述当前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膜元件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3)设有供液泵(32)和供液阀(31),还包括:用于记录消毒液循环时间的计时器;当所述计时器记录消毒液的循环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供液泵(32)停转并关闭所述供液阀(3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普韧梁彪何亮石楚道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