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29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堰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动式堰坝,包括空压机和容纳于基坑中的闸坝;所述基坑位于河道内,所述闸坝具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坑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端相连;所述闸坝内具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空压机相连;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突出于所述基坑以使所述第一挡水板具有上坡坡度以及所述第二挡水板具有下坡坡度;并当所述气囊放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收拢于所述基坑内,所述第二挡水板与所述河道底面相平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堰坝结构强度高,可有效降低过水时产生的噪音污染,以及降低堰坝对河道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河道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河道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堰坝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堰坝
,特别涉及一种活动式堰坝。

技术介绍

[0002]拦河坝作为主要的水利设施,固定式或活动式的挡水闸坝会直接影响河道内及周围的生态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挡水坝的选型也就更加谨慎。除了大型水库电站采用重力混凝土堰坝外,常规河道中一般不再修建固定式的重力堰坝,大多是采用提升闸门、液压闸坝、橡胶坝、气盾坝等。这些水坝的主要特点是可活动,可以升降倒伏,在正常工作时可以拦河蓄水,而在汛期到来时闸门打开,能快速泄洪,解决了洪水的威胁。。
[0003]但是常规的活动式堰坝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橡胶坝坝体自身的强度较弱,容易被河道内的异物刺破,同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影响河道内的生物洄游。液压坝存在液压缸的工作状态不稳定,受力支撑点比较集中,抗冲击能力弱,过水后噪音比较大等问题。气盾坝是现有较为理想的坝型,气盾坝基础受力均匀,气囊是软的支撑结构,气囊接触面积大,可大面积受力,使得气盾坝的使用寿命更好,可超过30年,具有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势。但是气盾坝也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气盾坝运行只有两种工况,正常挡水状态和倒伏泄水状态,即气盾坝无法实现半坝运;二是气盾坝坝顶过水后直接跌落到坝基础上,形似瀑布的同时产生的噪音较大,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噪音污染,且在工作时也会阻断河道,使得洄游生物无法通过,对河流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噪音污染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堰坝。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堰坝,包括空压机和容纳于基坑中的闸坝;
[0006]所述基坑位于河道内,所述闸坝具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坑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端相连;
[0007]所述闸坝内具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0008]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突出于所述基坑以使所述第一挡水板具有上坡坡度以及所述第二挡水板具有下坡坡度;
[0009]并当所述气囊放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收拢于所述基坑内,所述第二挡水板与所述河道底面相平齐。
[0010]其中,还包括弹性的防水板和压块;
[0011]所述防水板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水板的一端分别抵靠在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上,另一端通过所述压块固定在河道表面。
[0012]其中,所述闸坝具有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分别连接所述框架
结构,所述气囊容纳于所述框架结构内。
[0013]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的相对面上。
[0014]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内设置固定法兰,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固定法兰与所述框架结构相连。
[0015]其中,所述框架结构为由钢管件与螺栓球相互连接构成的网架结构。
[0016]其中,所述闸坝具有限位板,所述基坑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槛,所述限位槛设置在所述基坑的上部。
[0017]其中,所述所述限位板和限位槛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止水块。
[0018]其中,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为空心混凝土门板。
[0019]其中,所述基坑内设置有污泥泵。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空压机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抽气,以使闸坝基于浮力作用突出于基坑并通过第一挡水板实现拦河蓄水,以及使闸坝完全收拢于基坑中,实现泄水。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堰坝在工作状态时,第一挡水板进行拦水,当河水高度大于第一挡水板的最大高度而发生溢流时,从第一挡水板上方流过的河水可通过第二挡水板顺流而下,有效降低堰坝过水后产生的声音污染,并且此种过水方式允许洄游生物顺第二挡水板的坡度洄游,有效降低堰坝对河道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1]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堰坝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堰坝在倒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标号说明:1、闸坝;2、基坑;3、气囊;4、河道;5、第一挡水板;6、第二挡水板;7、框架结构;8、钢管件;9、螺栓球;10、空压机;11、压块;12、防水板;13、重块;14、限位板;15、限位槛;16、止水块;17、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5]参见图1及图2,堰坝,包括空压机10和容纳于基坑2中的闸坝1;
[0026]所述基坑2位于河道4内,所述闸坝1具有第一挡水板5和第二挡水板6,所述第二挡水板6的一端与所述基坑2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5的顶端相连;
[0027]所述闸坝1内具有气囊3,所述气囊3与所述空压机10相连;
[0028]当所述气囊3充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5和第二挡水板6突出于所述基坑2以使所述第一挡水板5具有上坡坡度以及所述第二挡水板6具有下坡坡度;
[0029]并当所述气囊3放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5收拢于所述基坑2内,所述第二挡水板6与所述河道4底面相平齐。
[0030]所述第二挡水板6的一端与基坑2相铰接,优选为通过转轴相连,以允许所述闸坝1沿转轴的轴线方向旋转突出于基坑2中或收拢于基坑2中。
[0031]当所述堰坝处于工作状态时,气囊3充气并带动闸坝1绕转轴旋转以使所述闸坝1
的第一挡水板5和第二挡水板6突出于基坑2并分别具有上坡坡度和下坡坡度,即通过二者的互成角度的设置以形成闸坝1的挡水面和背水面,作为挡水面的第一挡水板5设计为具有上坡坡度,可有效分散河水对第一挡水板5产生的压力,同时作为背水面的第二挡水板6设置为具有下坡坡度,当闸坝1溢流时,河水通过第二挡水板6的导向作用从第二挡水板6上顺流而下,从而降低过水后的噪音污染,并且在此过程中,河道4中的洄游生物可通过第二挡水板6所提供的坡度洄游至上游,可有效避免闸坝1对河道4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00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坑2内是具有水的,为了保持基坑2内水充足,一般将基坑2与下游的消力池相连通,以保持二者的水位线保持一致。
[0033]所述闸坝1内是具有气囊3的,基于浮力作用,当气囊3充气时带动闸坝1绕转轴旋转以突出于基坑2,并当气囊3放气时闸坝1重新收拢于基坑2中。在闸坝1收拢于基坑2时,通过将第二挡水板6设计为当闸坝1处于收拢状态(倒伏状态)时,第二挡水板6与河道4底面相平齐并阻止河水流入基坑2中,以避免河水流动对基坑2内闸坝1产生扰动,同时避免闸坝1影响河水水流。
[0034]所述空压机10是通过充气管17与气囊3连接的,优选的,所述充气管17采用高压软管并通过螺栓与气囊3相连,以保证空压机10与气囊3连接的可靠性。
[0035]优选的,所述气囊3采用高强度橡胶气囊3。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堰坝,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和容纳于基坑中的闸坝;所述基坑位于河道内,所述闸坝具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坑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端相连;所述闸坝内具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空压机相连;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突出于所述基坑以使所述第一挡水板具有上坡坡度以及所述第二挡水板具有下坡坡度;并当所述气囊放气时,所述第一挡水板收拢于所述基坑内,所述第二挡水板与所述河道底面相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堰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的防水板和压块;所述防水板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水板的一端分别抵靠在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上,另一端通过所述压块固定在河道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坝具有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分别连接所述框架结构,所述气囊容纳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森阅深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