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潮防凝露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行业对智能电网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制舱变电站的应用满足了智能电网绿色发展的需求,其基于户外箱式变电站产品的成熟制造技术,结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要求,将变电站一次、二次系统设备在工厂内安装调试好装入一个可移动、密封、防潮、防锈的多层预制舱体内,实现系统集成化、生产工厂化、装配模块化、施工简单化地“四化”电站建设,是一种创新的快速配送式建站模式。
[0003]智能变电站预制舱的应用使变电站建设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预制舱应用场所广泛,工作环境复杂,尤其在广东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且临海,高温、高湿、高盐的海洋性大气环境,容易引起凝露,腐蚀等情况。研究表明,预制舱电站中出现潮湿及凝露现象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与空气温度温差比较大,缺少空气流通,水蒸气无法排除,预制舱内蒸气容易饱和,当舱体内部或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就会形成凝露。若预制舱内电气设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反馈管理组件以及综合管理组件;所述通风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舱内的风流风速,使舱内形成强制通风系统,形成正压,加速舱内的空气流通,将原本舱内的气流挤压排出,在舱内湿度大于舱外湿度时,舱内外气流进行交换,使舱内部空气一直处于非饱和状态,破坏凝露形成的条件;所述辅助加热模块用于提升舱内的温度;所述除湿组件用于对舱进行除湿工作;所述反馈管理组件用于实时检测舱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压力情况,并将所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综合管理组件;所述综合管理组件分别和所述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相连接,用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来控制所述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的工作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调节组件包括空气调节设备,风道和通风控制模块;所述空气调节设备与风道连接,所述风道置于舱顶部并开设不同孔径风口;所述通风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综合管理组件的控制命令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的工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具有通风与制冷功能并置于舱内部,所述风道置于舱内顶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与舱外环境连接处设置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装有吸湿材料与百叶窗,所述风道设置均匀通风孔且孔径沿着轴向逐渐增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调节组件根据根据舱内、外的压强值P
in
与P
out
,并控制P
in
‑
P
out
>N pa,其中N为设定值;所述通风控制模块根据舱内部环境的温度值T
in
与压强值P
in
以及舱内、外相对湿度B
in
、B
out
控制通风调节组件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1:当B
in
>B
out
,且B
out
小于50%时,所述通风控制模块启动通风模式,此时的功率为W1;工作模式2:当B
in
<B
out
<50%时,所述通风控制模块关闭所述百叶窗;当50%<B
in
<B
out
且舱内环境温度T
in
的取值大于28摄氏度时,所述通风控制模块启动制冷模式并关闭所述百叶窗,此时通风调节组件的功率为W2;其中W2表示为:其中,m
a
为空气质量,h1和h2分别为初始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翔胜,周继承,王流火,王彦峰,王兴华,钟伟华,杜兆斌,林涛,张尧,韩凤琴,牛海清,刘肖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