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320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该包装袋将主体纤维和浸泡在改性液中,再进行捻回形成布条,再依次进行络筒、捻线、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制袋,制得服装包装袋;该主体纤维分子链上含有季铵盐分子,能够吸附在细菌细胞壁上,进而破坏细胞膜,是蛋白质变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进而杀死细菌,同时在受到光照后,导致电子云密度由氧原子向三唑环氮原子上转移,使氮原子显碱性,质子向氮原子转移,从而形成不稳定的互变异构体,由于互变异构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会将吸收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去,自己回到稳定状态的基态,进而使得服装包装袋的使用寿命延长。进而使得服装包装袋的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袋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包装袋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用于服装的包装袋使用更为频繁,常见的包装袋有塑料材质包装袋、纸质材料包装袋和无纺布包装袋,但是目前无纺布包装袋的使用范围还较小,因为传统观念中使用塑料材质包装袋和纸质材料包装袋较多,并且无纺布看起来是看起来比较单薄,强度较低,承受力较小,因此无纺布包装袋目前还只是小范围使用,且无法多次循环使用。
[0003]现有的服装包装袋在多次使用后,带内易滋生细菌,在装贴身衣物的同时,细菌易转移到衣物上,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传统的服装包装袋在被污渍附着后不易被清理,使得服装包装袋无法多次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通过主体纤维解决了现阶段服装包装袋,易滋生细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光老化,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同时不易清洁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将主体纤维和浸泡在改性液中,再进行捻回形成布条,再依次进行络筒、捻线、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制袋,制得服装包装袋;所述的主体纤维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2



1,3

丙二醇、氢氧化钠溶液、二甲氨溶液混合反应4

6h,制得中间体1,将5,5

二甲基海因、氢氧化钠、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在回流搅拌后,加入1


‑2‑
氯乙烷,继续反应,制得中间体2;步骤A2:将中间体2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中间体1、碘化钾、对苯二酚,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3,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中间体3、乙二醇锑、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4;步骤A3:将4

甲基
‑2‑
硝基苯胺、浓盐酸、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并加入亚硝酸钠,继续反应,制得重氮液,将对甲基苯酚、氢氧化钠、碳酸钠、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重氮液,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5,将中间体5、钯炭、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6;步骤A4:将中间体6、吡啶、乙腈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后,加入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三氟乙酸乙酯,升温反应,制得中间体7,将中间体7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高锰酸钾,回流反应后,加入乙酸和四氢呋喃,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8;步骤A5:将中间体8、乙二醇、硫酸铜、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反应,制得中间体9,将中间体4、中间体9、PEG

600聚合,制得聚酯颗粒,将聚酯颗粒熔融纺丝,制得主体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2



1,3

丙二醇、氢氧化钠、二甲氨的用量摩尔比为1:1:2.5,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萍徐文涛冯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纯宇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