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177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6
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包括机架、旋耕臂、支撑轴、行走支撑轮、旋耕滚筒及播种施肥机构;支撑轴位于机架前端,支撑轴中部设有拖拉机转接拖挂支架;旋耕臂对称分布在机架左右两侧,旋耕臂上端与支撑轴相铰接,旋耕滚筒铰接在左右两根旋耕臂下端之间;旋耕臂外侧设有旋耕驱动电机,其电机轴与旋耕滚筒之间通过链轮链条机构传动连接;机架与旋耕臂之间设有旋耕深度调节缸;行走支撑轮位于在机架中部;播种施肥机构位于机架后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小麦秸秆整体连续深埋处理,可同步实现播种和施肥,通过秸秆整体深埋提高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秸秆深埋层之上的土壤可保证良好理化性质,为种子发芽和青苗生长提供优良环境。提供优良环境。提供优良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的小麦主产区内,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小麦秸秆,以往都是采用焚烧方式处理,但现如今已经在环境保护的要求下被禁止,从而形成了两种主流的小麦秸秆利用方式,一种是小麦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另一种是秸秆还田。
[0003]在小麦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因受到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通过资源化利用方式消耗掉的小麦秸秆数量仍较为有限,导致目前小麦秸秆的利用方式仍以秸秆还田为主。
[0004]现阶段,小麦秸秆的还田方式主要依托旋耕机,在小麦完成联合收割后,剩下的小麦秸秆会平铺在地表,之后旋耕机开进小麦田,将平铺状态的小麦秸秆与土壤进行整体旋耕破碎,经过旋耕后的土壤中会混杂着破碎后的小麦秸秆,而且大量的经破碎后形成的秸秆残屑仍会继续停留在地表位置,由于秸秆在旋耕后的土壤层内埋深太浅,秸秆还田后的降解速度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大量未降解的秸秆残屑如果长时间存于土壤中,反而会产生弊端。由于大量秸秆残屑存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导致土壤中出现大量的空隙,等到下一茬种子播种后,一旦种子落入空隙内,会导致种子无法充分与周围土壤进行接触,土壤中的水分无法被种子充分吸收,从而出现大范围的“死种”现象,严重影响发芽率,并且发芽后的青苗也会因为不能充分吸收水分和养料而导致生长缓慢,最终导致减产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能够将非破碎状态下的小麦秸秆进行连续深埋处理,并且在秸秆深埋处理过程中同步实现播种和施肥,有效解决了传统旋耕粉碎秸秆还田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秸秆整体深埋提高了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秸秆深埋层之上的土壤可以保证良好的理化性质,为种子的发芽和青苗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提高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包括机架、旋耕臂、支撑轴、行走支撑轮、旋耕滚筒及播种施肥机构;所述支撑轴水平固装在机架前端,在支撑轴中部固定设置有拖拉机转接拖挂支架;所述旋耕臂对称分布在机架左右两侧,旋耕臂上端与支撑轴相铰接,所述旋耕滚筒铰接在左右两根旋耕臂下端之间,且旋耕滚筒与支撑轴相平行;在所述旋耕臂外侧水平固装有旋耕驱动电机,旋耕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旋耕滚筒的滚筒轴之间通过第一链轮链条机构进行传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旋耕臂之间设置有旋耕深度调节缸,旋耕深度调节缸一端与机架相铰接,旋耕深度调节缸另一端与旋耕臂相铰接;所述行走支撑轮设置在机架中部;所述播种施肥
机构设置在机架后端。
[0007]在每根所述旋耕臂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支架,在左右两个第一转接支架之间设置有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与第一转接支架之间通过支撑弹簧相连接;所述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位于旋耕滚筒正上方,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的前端板体具有上仰角。
[0008]在每根所述旋耕臂后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接支架,在左右两个第二转接支架之间设置有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与第二转接支架通过螺柱固定连接;所述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位于旋耕滚筒斜后方,且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不高于旋耕滚筒最高点。
[0009]在所述机架后端设有小麦秸秆下压缸,小麦秸秆下压缸在机架上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小麦秸秆下压缸竖直设置,小麦秸秆下压缸的缸筒端与机架底部相固连,小麦秸秆下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在两根所述小麦秸秆下压缸的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小麦秸秆下压板,小麦秸秆下压板与小麦秸秆下压缸的活塞杆之间通过缓冲弹簧相连接;所述小麦秸秆下压板位于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后方。
[0010]所述播种施肥机构包括储料箱、混料漏斗、导料管及播撒头;所述储料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方,储料箱内部分为种子存储腔室和化肥颗粒存储腔室,种子存储腔室与化肥颗粒存储腔室之间通过隔板进行腔室分隔;在所述种子存储腔室和化肥颗粒存储腔室对应的储料箱底板上均交错开设有若干落料口;所述混料漏斗位于储料箱正下方,混料漏斗的进料口与储料箱上开设有落料口的底板正对设置,且在储料箱底板与混料漏斗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给料量调控组件;在所述机架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转接支架,所述播撒头固定安装在第三转接支架上,且播撒头的安装高度可调;所述导料管一端与混料漏斗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播撒头连接在导料管另一端;所述混料漏斗数量若干,若干混料漏斗均单独连接有导料管及播撒头。
[0011]所述给料量调控组件包括支撑导轨、给料量调控板、支撑滑块及转接螺栓;所述支撑导轨采用平行双轨结构,支撑导轨固定设置在储料箱与机架之间;在所述给料量调控板上设有若干给料量调控口,且给料量调控口与储料箱底板上的落料口数量且分布方式相同;所述给料量调控板位于储料箱底板正下方,所述支撑导轨位于给料量调控板两侧,给料量调控板通过转接螺栓与支撑滑块相连接,在给料量调控板与支撑滑块之间的转接螺栓上套装有推力弹簧,支撑滑块与支撑导轨滑动连接配合;在所述储料箱左右两侧的机架上水平设有两个凸轮,分别为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朝向相同,且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同时与给料量调控板的另外两非导轨侧表面相接触;在所述混料漏斗顶部设置有落料盖板,在落料盖板上开设有若干给料口,给料口与储料箱底板上的落料口数量且分布方式相同,且给料口与落料口互不重合,给料口与落料口之间的间距等于凸轮的行程。
[0012]所述第一凸轮的中心轮轴竖直穿过机架并延伸至机架下方,在第一凸轮的中心轮轴侧方的机架底部固定设置有第四转接支架,在第四转接支架上水平安装有第一传动转轴;所述第一传动转轴与第一凸轮的中心轮轴之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转轴与行走支撑轮的中心轮轴通过第二链轮链条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轮轴竖直穿过机架并延伸至机架下方,在第二凸轮的中心轮轴侧方的机架底部固定设
置有第五转接支架,在第五转接支架上水平安装有第二传动转轴;所述第二传动转轴与第二凸轮的中心轮轴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转轴与行走支撑轮的中心轮轴通过第三链轮链条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的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能够将非破碎状态下的小麦秸秆进行连续深埋处理,并且在秸秆深埋处理过程中同步实现播种和施肥,有效解决了传统旋耕粉碎秸秆还田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秸秆整体深埋提高了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秸秆深埋层之上的土壤可以保证良好的理化性质,为种子的发芽和青苗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提高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旋耕臂、支撑轴、行走支撑轮、旋耕滚筒及播种施肥机构;所述支撑轴水平固装在机架前端,在支撑轴中部固定设置有拖拉机转接拖挂支架;所述旋耕臂对称分布在机架左右两侧,旋耕臂上端与支撑轴相铰接,所述旋耕滚筒铰接在左右两根旋耕臂下端之间,且旋耕滚筒与支撑轴相平行;在所述旋耕臂外侧水平固装有旋耕驱动电机,旋耕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旋耕滚筒的滚筒轴之间通过第一链轮链条机构进行传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旋耕臂之间设置有旋耕深度调节缸,旋耕深度调节缸一端与机架相铰接,旋耕深度调节缸另一端与旋耕臂相铰接;所述行走支撑轮设置在机架中部;所述播种施肥机构设置在机架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所述旋耕臂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支架,在左右两个第一转接支架之间设置有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与第一转接支架之间通过支撑弹簧相连接;所述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位于旋耕滚筒正上方,小麦秸秆上限位盖板的前端板体具有上仰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所述旋耕臂后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接支架,在左右两个第二转接支架之间设置有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与第二转接支架通过螺柱固定连接;所述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位于旋耕滚筒斜后方,且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不高于旋耕滚筒最高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后端设有小麦秸秆下压缸,小麦秸秆下压缸在机架上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小麦秸秆下压缸竖直设置,小麦秸秆下压缸的缸筒端与机架底部相固连,小麦秸秆下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在两根所述小麦秸秆下压缸的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小麦秸秆下压板,小麦秸秆下压板与小麦秸秆下压缸的活塞杆之间通过缓冲弹簧相连接;所述小麦秸秆下压板位于小麦秸秆下限位托板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秸秆掩埋、土地旋耕、播种施肥的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施肥机构包括储料箱、混料漏斗、导料管及播撒头;所述储料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方,储料箱内部分为种子存储腔室和化肥颗粒存储腔室,种子存储腔室与化肥颗粒存储腔室之间通过隔板进行腔室分隔;在所述种子存储腔室和化肥颗粒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王显贵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