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畅利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及门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317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及门控系统,包括固定门、折叠门、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门由上固定门和下固定门组成,上下固定门通过卡扣连接,上固定门的上方与导轨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折叠门由可分离的上折叠门和下折叠门组成,所述下折叠门内安装至少有一个分离装置,上折叠门的上方与导轨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分离装置连接上折叠门,所述下固定门可卡扣连接下折叠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良好密封性、防汛效果好、效率高、智能化、无需人工放置防汛物资、抗冲击能力强。抗冲击能力强。抗冲击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及门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及门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出入口门主要有手动伸缩格栅门和电动卷帘门两种形式。
[0003]由于地下车站自身特点,极端雨水天气时容易出现雨水倒灌车站情况,给乘客安全和正常运营都带来了极大隐患,需要每个出入口需单独设置挡水板和沙袋等防汛物资,还具有使用时需由人工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差、效率低的缺点。
[0004]同时,已无法满足轨道交通智慧化建设需求,具有自动化程度低、功能和样式单一、维修使用不便的缺点。
[000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手动伸缩格栅门和电动卷帘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防汛效果好、智能化的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及门控系统,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及门控系统,使其具备良好密封性、防汛效果好、效率高、智能化、无需人工放置防汛物资、抗冲击能力强,从而克服现有的不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包括固定门、折叠门、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门由上固定门和下固定门组成,上、下固定门通过卡扣连接,上固定门的上方与导轨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折叠门由可分离的上折叠门和下折叠门组成,所述下折叠门内安装至少有一个分离装置,上折叠门的上方与导轨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分离装置连接上折叠门,所述下固定门可卡扣连接下折叠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折叠门的下方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蘑菇头,所述下折叠门内还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电磁铁、锁臂;所述第一蘑菇头根部与上折叠门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电磁铁与锁臂连接,所述控制盒与分离电磁铁连接,所述分离电磁铁可在控制盒的作用下带动与其连接的锁臂锁住或放开第一蘑菇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臂由两个倒L形臂组成,两个倒L形臂长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两个倒L形臂长的一端为活动轴,活动轴安装在分离装置内,两个倒L形臂短的一端与第一蘑菇头头部形成卡扣连接;两个倒L形臂的一侧分别与分离电磁铁连接。
[0010]所述上折叠门的下方还安装有第二蘑菇头,所述下折叠门内还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第二蘑菇头触碰连接并用于检测上、下折叠门是否合并与分离。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折叠门内还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为工字形且下方安装有止水橡胶条。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固定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安装有吊架和支
架,所述吊架与支架和门框连接;所述支架内装有抱臂、摇臂、摇臂推杆、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连接摇臂推杆,所述摇臂推杆连接摇臂,所述摇臂连接抱臂;所述抱臂用于连接下折叠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臂、摇臂均为两个,两个抱臂通过轴安装在支架上,摇臂通过轴安装在抱臂中部;摇臂推杆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来带动两个摇臂,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推出时,两个所述抱臂与支架垂直,从而扣住下折叠门;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收缩时,两个所述抱臂与支架平行,从而与下折叠门分离。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门为多个。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门洞限位槽,所述门洞限位槽安装于导轨和驱动装置的下方,所述门洞限位槽与折叠门的一侧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折叠门与下折叠门之间设有橡胶胶条,和/或上折叠门由钢化玻璃和门框组成。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的门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中控室和摄像头,所述中控室连接如上所述的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所述系统会通过中控室来定时开启、关闭折叠门;所述折叠门内安装有物体感应器,所述物体感应器连接中控室,所述物体感应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或物在操作区内逗留;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折叠门附近,所述摄像头连接中控室,所述摄像头用于抓取现场图像远程通讯向中控室发送报警信号;所述下固定门内安装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连接中控室,所述水位感应器收到感应信号时中控室收到警报,通过授权后,折叠门自动分离,下折叠门下沉、密闭形成防汛闸,上折叠门打开,不影响疏散。
[0018]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9]1、交通出入口门采用固定门和折叠门以及导轨和驱动装置组成,固定门和折叠门的上部连接有导轨和驱动装置,折叠门由可分离的上折叠门和下折叠门组成,固定门由上固定门和下固定门组成;当出现雨水倒灌车站危险时,下折叠门可全自动分离作为防汛闸使用,第一时间对倒灌危险进行防控,达到了具有良好密封性、防汛效果好、效率高、智能化、无需人工放置防汛物资的优点。
[0020]2、当本专利技术具有门洞限位槽,门洞限位槽与导轨和驱动装置连接,门洞限位槽与折叠门的一侧连接,进一步达到了具有良好密封性、防汛效果好的优点。
[0021]3、上折叠门与下折叠门之间通过设置有橡胶胶条,进一步达到了具有良好密封性、防汛效果好的优点。
[0022]4、门框设置为铝型材或钢型材或不锈钢型材,钢化玻璃为中空双重钢化玻璃,进一步达到了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
[0023]5、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拥有物体感应器和水位感应器搭配摄像头连接中控室,进一步达到了智能化、无需人工放置防汛物资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上述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的下固定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的下固定门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的折叠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的下折叠门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的分解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固定门、101

上固定门、102

下固定门、104

抱臂、105

摇臂、106

摇臂推杆、107

第一电动推杆、108

支架、109

吊架、2

折叠门、201

上折叠门、202

下折叠门、203

第一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门(1)、折叠门(2)、导轨和驱动装置(3);所述固定门(1)由上固定门(101)和下固定门(102)组成,上、下固定门(101、102)通过卡扣连接,上固定门(101)的上方与导轨和驱动装置(3)连接;所述折叠门(2)由可分离的上折叠门(201)和下折叠门(202)组成,所述下折叠门(202)内安装至少有一个分离装置,上折叠门(201)的上方与导轨和驱动装置(3)连接;所述分离装置连接上折叠门(201),所述下固定门(102)可卡扣连接下折叠门(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门(201)的下方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蘑菇头(203),所述下折叠门(202)内还安装有控制盒(206),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电磁铁(204)、锁臂(205);所述第一蘑菇头(203)根部与上折叠门(201)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电磁铁(204)与锁臂(205)连接,所述控制盒(206)与分离电磁铁(204)连接,所述分离电磁铁(204)可在控制盒(206)的作用下带动与其连接的锁臂(205)锁住或放开第一蘑菇头(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臂(205)由两个倒L形臂组成,两个倒L形臂长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211),两个倒L形臂长的一端为活动轴(212),活动轴(212)安装在分离装置内,两个倒L形臂短的一端与第一蘑菇头(203)头部形成卡扣连接;两个倒L形臂的一侧分别与分离电磁铁(204)连接;所述上折叠门(201)的下方还安装有第二蘑菇头(209),所述下折叠门(202)内还安装有检测装置(210),所述检测装置(210)与第二蘑菇头(209)触碰连接并用于检测上、下折叠门(201、202)是否合并与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折叠门(202)内还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20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07)为工字形且下方安装有止水橡胶条(208)。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出入口用防汛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门(102)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安装有吊架(109)和支架(108),所述吊架(109)与支架(108)和门框连接;所述支架(108)内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利
申请(专利权)人:刘畅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