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05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发生故障时,获取故障时刻前后正极线路整流侧、正极线路逆变侧、负极线路整流侧和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保护安装处经低通滤波器处理的电压和电流,并依此计算各自对应的整定点电压变化量和各自对应的保护安装处电压变化量;再根据故障后预设时间内正极线路整流侧、正极线路逆变侧、负极线路整流侧和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对应的整定点电压变化量和保护安装处电压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判定各自对应的故障类型,并根据故障类型执行相应动作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判据简单,具备选极能力,能有效提升直流线路后备保护动作速度,提升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升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升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直流输电系统有输送距离远、输送容量大、控制灵活,以及可实现交流系统间非同步联网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电距离远,故障概率高,直流线路保护作为直流输电工程保护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快速检测并清除线路故障的重大任务,其表现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性能。
[0003]现行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通常采用的是ABB和SIEMENS公司的保护方案。其中,直流线路行波保护作为主保护,对直流线路上的故障产生最快速的响应;微分欠压保护是行波保护的后备保护,当行波保护退出运行时,微分欠压保护作为直流输电线路的主保护投入运行;直流线路纵差保护作为行波保护及微分欠压保护的后备保护而配置,主要用于检测输电线路上发生的高阻接地故障。然而,行波保护与微分保护耐过渡电阻能力差,可靠性低且整定依赖于仿真;差动保护作为后备保护,若主保护未响应,差动保护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当发生故障时,将故障时刻前后正极线路整流侧、正极线路逆变侧、负极线路整流侧和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保护安装处采集的电压与电流经过低通滤波器处理;S2:获取故障时刻前后所述正极线路整流侧、所述正极线路逆变侧、所述负极线路整流侧和所述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保护安装处经低通滤波器处理的电压和电流,计算故障时刻前后各自对应整定点电压,并依此计算各自对应的整定点电压变化量;S3:利用故障时刻前后所述正极线路整流侧、所述正极线路逆变侧、所述负极线路整流侧和所述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保护安装处经低通滤波器处理的电压计算各自对应的保护安装处电压变化量;S4:根据故障后预设时间内所述正极线路整流侧、所述正极线路逆变侧、所述负极线路整流侧和所述负极线路各自对应的整定点电压变化量和保护安装处电压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判定故障类型,并根据所述故障类型执行相应动作策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S21:利用公式u
setik
(t)=f1[u
ik
(t),i
ik
(t)]计算故障时刻前后所述正极线路整流侧、所述正极线路逆变侧、所述负极线路整流侧和所述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对应的整定点故障时刻前后电压;S22:利用各自对应的整定点故障时刻前后电压计算各自对应的整定点电压变化量;其中,i=p,n分别代表正极线路与负极线路,k=R,I分别代表整流侧与逆变侧,t为当前时刻,u
setik
(t)为整定点电压,u
ik
(t)和i
ik
(t)分别为保护安装处经低通滤波器处理的电压和电流,f1[u
ik
(t),i
ik
(t)]为u
ik
(t)和i
ik
(t)的函数,表示根据线路模型和相应的线路参数计算的整定点电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包括:利用公式计算故障时刻前后所述正极线路整流侧、所述正极线路逆变侧、所述负极线路整流侧和所述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对应的整定点电压变化量;其中,t0为当前时刻之前的时刻,u
2ik
(t)为整定点电压变化量,u
setik
(t)为整定点电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利用公式计算故障时刻前后所述正极线路整流侧、所述正极线路逆变侧、所述负极线路整流侧和所述负极线路逆变侧各自保护安装处电压变化量;其中,i=p,n代表负极,k=R,I,分别代表整流侧与逆变侧,t为当前时刻,t0为当前时刻之前的某时刻,u
1ik
(t)为保护安装处电压变化量,u
ik
(t)为经过低通滤波器处理的保护安装处电压。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文明浩韩珂马睿智钱堃王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