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学澳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03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压力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包括壳体机构、盖体机构、排水机构、收纳机构,在电压力煲使用过程中有一部分水汽会附着在盖子的下端,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会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水汽会落至支撑体上,然后再通过第二漏槽流至第一漏槽中,最终通过第一漏槽流至盒子中进行储存,定期对盒子中的水汽进行清理,在盖合盖子的过程中挤压块会向下挤压滑动杆,滑动杆向下运动会带动收纳盒关闭,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收纳盒会打开,此时可以将电压力煲的电线卡合在卡块上,这样可以起到对电线进行收纳的作用。行收纳的作用。行收纳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压力煲
,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

技术介绍

[0002]电压力煲,是传统电压力锅的升级换代产品,操作方便、功能多、省时、节能、环保,属于智能型厨房电器,可根据食物营养不同而设定多种烹饪程序,对食物味道和营养的把控更加精细。电压力煲功能集电饭煲、压力锅、焖烧锅、电炖锅、烤箱于一体,除了具备普通电压力锅蒸、煮、焖、炖等功能外,还设有特色烹饪功能,如无水焗、煲汤、做蛋糕等。
[0003]然而电压力煲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水汽附着在盖子上,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水汽会落至电压力煲的边缘,如果不及时对水汽进行清理的话,水汽在电压力煲的边缘会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常规的电饭煲在内胆外沿设置凹槽来收集产生的水汽,但在电压力锅不小心被碰倒,收集的水汽就会回流到电压力锅内部,这样电压力锅内部残留有污水造成麻烦,电压力煲不使用的时候需要将其进行放置,而电压力煲的电线在放置的过程中比较拖拉,如果不对其进行收纳保存将会使电线收到损坏,在电线放置在地面上的时候会容易被踩到插头至其变形,从而对电压力煲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包括壳体机构、盖体机构、排水机构、收纳机构,所述壳体机构上端设有盖体机构,所述盖体机构下端设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一端设有收纳机构;在电压力煲使用过程中有一部分水汽会附着在盖子的下端,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会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水汽会落至支撑体上,然后再通过第二漏槽流至第一漏槽中,最终通过第一漏槽流至盒子中进行储存,定期对盒子中的水汽进行清理,在盖合盖子的过程中挤压块会向下挤压滑动杆,滑动杆向下运动会带动收纳盒关闭,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收纳盒会打开,此时可以将电压力煲的电线卡合在卡块上,这样可以起到对电线进行收纳的作用。
[0006]具体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端与加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上端与内胆紧密贴合,所述内胆侧壁与支撑体紧密贴合,所述支撑体与外壳固定连接;通过外壳内部设置的加热板对内胆进行加热,使电压力煲进行工作,支撑体起到支撑内胆的作用。
[0007]具体的,所述盖体机构包括提手,所述提手下端与盖子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下端与挤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一端与活动销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销侧壁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盖子一端与转动销活动连接;用手向上拉动提手打开盖子,当盖合盖子时挤压块会向下挤压滑动杆。
[0008]具体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下端与第一扭动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扭动销侧壁与第二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中间侧壁与第二扭动
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扭动销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一端与第三扭动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扭动销侧壁与第三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上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内部设有第二漏槽,所述活塞设置于第一漏槽内部,所述第一漏槽下端设有盒子,所述盒子侧壁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盖子会拉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这样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就会拉动第二活动杆围绕第二扭动销逆时针转动,第二活动杆逆时针转动就会带动第三活动杆向上运动,第三活动杆向上运动就会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活塞向上运动就会将第二漏槽露出来,在电压力煲工作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水会附着在盖子下表面,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水会陆续的落至支撑体的上端,这样水会通过第二漏槽落至第一漏槽中,水再从第一漏槽中落至盒子中然后定期清理。
[0009]具体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侧壁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侧壁与直齿轮紧密贴合,所述直齿轮中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侧壁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边缘与第二斜齿轮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斜齿轮中间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压块会向下挤压滑动杆,滑动杆向下运动会带动齿条向下运动,齿条向下运动会带动直齿轮逆时针转动,直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一斜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
[0010]具体的,所述收纳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第二转轴侧壁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侧壁与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中间侧壁与收纳盒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侧壁与支撑杆中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端与固定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侧壁与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内部侧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收纳盒转动,这样收纳盒就会闭合在外壳内部,在打开盖子的时候收纳盒会打开,此时可以将电压力煲的电线放置在卡块上进行卡合,在滑动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支撑杆向下运动,支撑杆向下运动会压缩弹簧,在打开盖子的时候弹簧会带动滑动杆复位。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电压力煲通过加热板对内胆进行加热,电压力煲的内胆是双层结构,可以在一边进行煮饭一边进行煲汤,用手向上拉动提手打开盖子,当盖合盖子时挤压块会向下挤压滑动杆,在打开盖子的同时也会带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
[0013](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在电压力煲使用过程中有一部分水汽会附着在盖子的下端,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第一活动杆向下运动会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水汽会落至支撑体上,然后再通过第二漏槽流至第一漏槽中,最终通过第一漏槽流至盒子中进行储存,定期对盒子中的水汽进行清理,当盖子关闭的时候活塞也会堵住第一漏槽,当电压力锅不小心被碰倒活塞也会堵住第一漏槽防止污水进入电压力煲。
[0014](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在盖合盖子的过程中挤压块会向下挤压滑动杆,滑动杆向下运动会带动收纳盒关闭,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收纳盒会打开,此时可以将电压力煲的电线卡合在卡块上,这样可以起到对电线进行收纳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机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转轴与收纳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的连接杆与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图2齿条与直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壳体机构;11、外壳;12、加热板;13、内胆;14、支撑体;2、盖体机构;21、提手;22、盖子;23、挤压块;24、活动销;25、转动销;3、排水机构;31、第一活动杆;3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1)、盖体机构(2)、排水机构(3)、收纳机构(4),所述壳体机构(1)上端设有盖体机构(2),所述盖体机构(2)下端设有排水机构(3),所述排水机构(3)一端设有收纳机构(4);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上端与加热板(1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12)上端与内胆(13)紧密贴合,所述内胆(13)侧壁与支撑体(14)紧密贴合,所述支撑体(14)与外壳(1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机构(2)包括提手(21),所述提手(21)下端与盖子(22)固定连接,所述盖子(22)下端与挤压块(23)固定连接,所述盖子(22)一端与活动销(24)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销(24)侧壁与外壳(11)转动连接,所述盖子(22)一端与转动销(25)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3)包括第一活动杆(31),所述第一活动杆(31)下端与第一扭动销(3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扭动销(32)侧壁与第二活动杆(3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33)中间侧壁与第二扭动销(3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扭动销(34)一端与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33)一端与第三扭动销(35)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扭动销(35)侧壁与第三活动杆(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36)上端与活塞(38)固定连接,所述活塞(38)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学澳程东卫
申请(专利权)人:葛学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