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IDC机房及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00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安全性IDC机房及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包括滤芯、除尘锥、吸尘锥、底座、电机、蠕动泵和电缸,其通过除尘锥和吸尘锥同步运动,在对滤芯进行灰尘清理的同时对灰尘进行收集,能够避免因滤芯失效导致机房的空气调节系统失效造成安全隐患,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控制对滤芯的清洁程度,其次时能够对灰尘进行混合、压缩成型,能够避免灰尘飞扬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IDC机房及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房
,具体为一种高安全性IDC机房及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就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通过使用电信的IDC服务器托管业务,企业或政府单位无需再建立自己的专门机房、铺设昂贵的通信线路,也无需高薪聘请网络工程师,即可解决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许多专业需求。
[0003]IDC机房通常依靠过新风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等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相互配合来实现机房内空气湿度、温度的动态调节,新风系统是IDC系统的关键所在,其能够过滤空气中存在的细菌、抑菌进行过滤,但由于滤芯上的灰尘会不断堆积导致滤芯的滤气性能不断变劣甚至失效,在滤芯逐渐失效的过程中会对空气调节系统造成负担,因此需要及时对滤芯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或更换滤芯,由于空气调节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滤芯失效后空气调节系统受到的负担变大,可能会导致无法调节甚至机房内设备损坏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滤芯、除尘锥、吸尘锥、底座、电机、蠕动泵和电缸,所述滤芯正面设置有锥状开口且该锥状开口与除尘锥形状匹配,所述除尘锥设置于锥状开口正下方,除尘锥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除尘锥侧面可伸缩地设置有刷毛,所述吸尘锥设置于除尘锥正下方,吸尘锥侧面设置有盘绕吸尘锥的螺带且吸尘锥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底端套设于第二连接杆外部与其构成移动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吸尘锥形状匹配的凹槽,吸尘锥设置于凹槽内且凹槽底端竖直地设置有挤压管,挤压管底端与倾斜设置的排料管相连,所述电机安装于底座内且电机转轴与螺杆相连,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挤压管内且螺杆顶端与吸尘锥底端相连,所述蠕动泵安装于底座内且蠕动泵的出水口与凹槽相连,所述电缸安装于底座上且电缸活动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一端通过轴承圈与第一连接杆侧面连接,另一端与电缸活动端相连。
[0006]优选的,所述除尘锥呈空心状且侧面设置有通孔,除尘锥内设置有磁性块且所述刷毛穿过通孔与其构成移动副,刷毛末端设置有防脱块且防脱块与磁性块相互吸引。
[0007]优选的,第二连接杆顶端侧面设置有卡槽,第一连接杆底端内侧设置有卡块,卡块嵌入卡槽构成移动副使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构成移动副。
[0008]优选的,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底座顶面。
[0009]优选的,还包括集废箱,所述集废箱与底座相连且排废管底端与集废箱相连通。
[0010]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安全性IDC机房,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内空气导通装置。
[0011]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IDC机房及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其通过除尘锥和吸尘锥同步运动,在对滤芯进行灰尘清理的同时对灰尘进行收集,能够避免因滤芯失效导致机房的空气调节系统失效造成安全隐患,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控制对滤芯的清洁程度,其次时能够对灰尘进行混合、压缩成型,能够避免灰尘飞扬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截面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构造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位构造示意图;图4为图1中C部位构造示意图;图中:滤芯

1、除尘锥

2、第一连接杆

21、刷毛

22、通孔

23、磁性块

24、防脱块

25、卡块

26、吸尘锥

3、螺带

31、第二连接杆

32、卡槽

33、底座

4、凹槽

41、挤压管

42、排料管

43、电机

5、螺杆

51、蠕动泵

6、电缸

7、第三连接杆

71、负离子发生器

8、集废箱

9。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4]结合图1

4,一种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包括滤芯1、除尘锥2、吸尘锥3、底座4、电机5、蠕动泵6、电缸7、负离子发生器8和集废箱9,所述滤芯1正面设置有锥状开口且该锥状开口与除尘锥2形状匹配,所述除尘锥2设置于锥状开口正下方,除尘锥2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1,除尘锥2侧面可伸缩地设置有刷毛22,所述除尘锥2呈空心状且侧面设置有通孔23,除尘锥2内设置有磁性块24且所述刷毛22穿过通孔23与其构成移动副,刷毛22末端设置有防脱块25且防脱块25与磁性块24相互吸引,所述吸尘锥3设置于除尘锥2正下方,吸尘锥3侧面设置有盘绕吸尘锥3的螺带31且吸尘锥3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21底端套设于第二连接杆32外部与其构成移动副,第二连接杆32顶端侧面设置有卡槽33,第一连接杆21底端内侧设置有卡块26,卡块26嵌入卡槽33使得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32构成移动副,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与吸尘锥3形状匹配的凹槽41,吸尘锥3设置于凹槽41内且凹槽41底端竖直地设置有挤压管42,挤压管42底端与倾斜设置的排料管43相连,所述电机5安装于
底座4内且电机5转轴与螺杆51相连,螺杆51可转动地设置于挤压管42内且螺杆51顶端与吸尘锥3底端相连,所述蠕动泵6安装于底座4内且蠕动泵6的出水口与凹槽41相连,所述电缸7安装于底座4上且电缸7活动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71,第三连接杆71一端通过轴承圈与第一连接杆21侧面连接,另一端与电缸7活动端相连,所述负离子发生器8安装于底座4顶面,所述集废箱9与底座4相连且排废管底端与集废箱9相连通。
[0015]此外还包括一种高安全性IDC机房,其包括上述的内空气导通装置。
[0016]所述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32和第三连接杆71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的内空气导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1)、除尘锥(2)、吸尘锥(3)、底座(4)、电机(5)、蠕动泵(6)和电缸(7);所述滤芯(1)正面设置有锥状开口且该锥状开口与除尘锥(2)形状匹配;所述除尘锥(2)设置于锥状开口正下方,除尘锥(2)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1),除尘锥(2)侧面可伸缩地设置有刷毛(22);所述吸尘锥(3)设置于除尘锥(2)正下方,吸尘锥(3)侧面设置有盘绕吸尘锥(3)的螺带(31)且吸尘锥(3)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21)底端套设于第二连接杆(32)外部与其构成移动副;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与吸尘锥(3)形状匹配的凹槽(41),吸尘锥(3)设置于凹槽(41)内且凹槽(41)底端竖直地设置有挤压管(42),挤压管(42)底端与倾斜设置的排料管(43)相连;所述电机(5)安装于底座(4)内且电机(5)转轴与螺杆(51)相连,螺杆(51)可转动地设置于挤压管(42)内且螺杆(51)顶端与吸尘锥(3)底端相连;所述蠕动泵(6)安装于底座(4)内且蠕动泵(6)的出水口与凹槽(41)相连;所述电缸(7)安装于底座(4)上且电缸(7)活动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71),第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微王俊杰马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