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具有激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和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FLT3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治疗FLT3活性或表达量异常相关的疾病的作用,例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的治疗药物主要分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天然产物和抗生素等几类,这几类药物的缺点是疗效不明显,毒副作用大。目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作为潜在的癌症疗法,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领域。蛋白激酶是一种催化剂,在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酶产生信号模块,调控细胞周期进展、增殖、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细胞骨架功能、运动、分化、发育、转录和翻译。蛋白激酶的作用众多,对它们进行仔细的调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异常的活动可能引发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以及神经紊乱。蛋白激酶的失调、过表达和突变在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因果作用,因此这些酶是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具有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s)活性的生长因子受体被称为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受到严格调控的酶,家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氘代产物:其中,X、Y和Z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N或CR;Ra选自下组:H、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8碳环(包括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情况)、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5
‑
9元的杂芳环(包括单环或稠合环)、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3
‑
8元的杂环(其为饱和或部分不饱和杂环,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3
‑
6元的杂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
‑
[L]
m
‑
H基团;其中,所述的各个L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
‑
CH2‑
、
‑
O
‑
、
‑
NH
‑
或
‑
S
‑
;m选自下组:1、2、3、4、5或6;U选自下组:化学键,或
‑
O
‑
、
‑
CHR
‑
、羰基、S、
‑
NH
‑
、
‑
NHC(O)
‑
、
‑
NHS(O)2‑
、
‑
NHC(O)NH
‑
、
‑
NHC(S)NH
‑
、
‑
COO
‑
、
‑
O
‑
S(O)2‑
;Rc选自下组:H、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8碳环(包括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情况)、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3
‑
8元的杂环(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包括单环、稠合环、桥环或螺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5
‑
12元的杂芳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
‑
[L]
m
‑
H基团;其中,所述的各个L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
‑
CH2‑
、
‑
O
‑
、
‑
NH
‑
或
‑
S
‑
;Re选自下组:卤素、
‑
NHR、
‑
OR、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
‑
NH
‑
、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8碳环(包括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情况)、或取代或未取代的
‑
[L]
m
‑
H基团;其中,所述的各个L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
‑
CH2‑
、
‑
O
‑
、
‑
NH
‑
或
‑
S
‑
;W选自下组:H、
‑
NHR、
‑
OR、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8碳环(包括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情况)、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4
‑
15元的杂环(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包括单环、稠合环、桥环或螺环)、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5
‑
12元的杂芳环(包括单环或稠合环)、取代或未取代的
‑
C1‑
C6烷基
‑
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
12
环烷基(包括单环、稠合环、桥环或螺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酰胺基;所述W基团被至少一个具有
‑
M
‑
A结构的基团取代,且所述的M选自下组:化学键,或
‑
CHR
‑
、羰基、S、O、
‑
NH
‑
、
‑
NHC(O)
‑
、
‑
NHS(O)2‑
、
‑
NHC(O)NH
‑
、
‑
NHC(S)NH
‑
、
‑
COO
‑
、
‑
O
‑
S(O)2‑
;所述的A选自下组:H、卤素、氰基、氨基、硝基、羟基、巯基、醛基、羧基、磺酰基、取代或未
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4
‑
12元的杂环(其为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包括单环、稠合多环、桥环或螺环)、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5
‑
12元的杂芳环(包括单环或稠合环)、取代或未取代的
‑
C1‑
C6烷基
‑
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
12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4烷基
‑
S(O)2‑
、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4烷基
‑
SO
‑
;所述A基团中,所述的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选自B组的基团取代,且所述的B组包括:H、卤素、=O、氰基、氨基、硝基、羟基、巯基、醛基、羧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3
‑
12元(优选为5
‑
7元)的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5
‑
12元的杂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
‑
C1‑
C6烷基
‑
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
12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4烷基
‑
S(O)2‑
、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4烷基
‑
SO
‑
;且所述的B组中,所述的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基团所取代;R为选自下组的基团:H、卤素、氰基、氨基、硝基、羟基、巯基、醛基、羧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
‑
3个选自氧、硫和氮中的杂原子的5
‑
7元的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
‑
C1‑
C6烷基
‑
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
12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10
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4烷基
‑
S(O)2‑
、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4烷基
‑
SO
‑
;除非特别说明,上述各式中,所述的取代指对应基团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所取代:氘、氚、卤素、羟基、羧基、巯基、苄基、C1‑
C
12
烷氧基羰基、C1‑
C6醛基、氨基、C1‑
C6酰胺基、硝基、氰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
C6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3‑
C8环烷基、C2‑
C
10
烯基、C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平,王猛,米沅,富兴年,石慧,郭剑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