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92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9
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在主体内,过滤反应区设置在混合反应区的出水口的下游,过滤反应区内部设置有滤料填充区;第一流动空间设置在过滤反应区中与滤料填充区的入水端相对应的部位,过滤反应区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流动空间相连通的端面进水口,通过端面进水口流入第一流动空间的水体的流动方向平行于滤料填充区的入水端的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第一流动空间使水体在流动过程中渗入滤料填充区进行过滤,同时第一流动空间内的水流可以对滤料填充区起到冲刷作用,能够将堆积或附着在滤料填充区上的污泥及杂质冲走,防止污泥及杂质堆积堵塞滤料填充区,影响滤料填充区的过滤效果,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净水效果更好,使用时间更长。使用时间更长。使用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是指为使水质达到一定使用标准而采取的物理、生物、化学措施,其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药剂用于调节pH、混凝、絮凝,然后进行过滤,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0003]现有的水处理设备中,其过滤方式均采用上升流或下降流,即滤料设置在设备的出水口的上游位置,使污水穿过滤料后从出水口排出。按照出水口的设置位置的不同,在上升流水处理设备中,滤料位于设备顶部,污水受力上升并朝向滤料流动;在下降流水处理设备中,滤料位于设备底部,污水受力下降并朝向滤料流动。
[0004]这两种方式均将滤料设置在污水的流动方向上,通过滤料的拦截、吸附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但是由于污水中的悬浮物均堆积或吸附在滤料上,因此在较短时间的使用后就会产生滤料堵塞的现象,进而使滤料的过滤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处理设备是将滤料设置在污水的流动方向上,导致滤料的过滤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3),设有入水部(1)和出水部(17);混合反应区,位于主体(23)内,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入水端与所述入水部(1)相连接;过滤反应区,设置在所述混合反应区的出水口的下游,所述过滤反应区内部设置有滤料填充区(12);第一流动空间(42),设置在所述过滤反应区中与所述滤料填充区(12)的入水端相对应的部位,所述过滤反应区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流动空间(42)相连通的端面进水口(43),水体通过所述端面进水口(43)流入所述第一流动空间(4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区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流动空间(42)的第一开口(41),且所述第一开口(41)位于所述第一流动空间(42)内水体流动的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存储区(16),位于所述滤料填充区(12)的上方,所述滤料填充区(12)的出水端通过出水存储区(16)与所述出水部(17)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反应区还包括:位于所述滤料填充区(12)的入水端的一侧的第一存储仓(13),所述第一存储仓(13)的开口朝向所述滤料填充区(12)的入水端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仓(13)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主体(23)的外部空间的反洗排水部(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排水部(22)包括:收集管(46)和均匀设置的多个支管(44),所述支管(44)与所述第一存储仓(13)连通,所述收集管(46)与所述主体(23)的外部空间连通,且所述收集管(46)连通至少两个所述支管(44)。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流动空间(24),连通所述混合反应区和所述第一流动空间(42);所述第二流动空间(24)内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流动空间(24)内的水体产生撞击的第一挡件(10),且所述第一挡件(10)位于所述端面进水口(43)的上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10)连接泥水分离板(11),所述泥水分离板(11)设置在所述端面进水口(43)处,并沿与所述主体(23)的纵向轴向方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空间(24)内还设有第二挡件(25),通过所述泥水分离板(11)流出的水体通过所述第二挡件(25)流入所述端面进水口(43)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件(25)至少部分设置有倾斜端面,经由所述泥水分离板(11)流出的水与所述第二挡件(25)的倾斜端面发生撞击。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空间(24)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流动空间(42)相连通的泥水分离折板(35),所述泥水分离折板(35)与所述第一挡件(10)之间形成朝向来水方向敞开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端面进
水口(43)相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10)至少部分设置有倾斜端面,所述第二流动空间(24)内的水体与所述第一挡件(10)的倾斜端面发生撞击。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空间(24)内还设有第三挡件(36),所述第三挡件(36)位于所述端面进水口(43)的下游。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沉淀区(20),位于所述第二流动空间(24)的下游。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淀区(20)为设置在所述主体(23)底部的锥形空间,且所述污泥沉淀区(20)的底部通过污泥排口(21)与所述主体(23)的外部连通。16.根据权利要求8

15任一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喷管(2),与所述入水部(1)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喷管(2)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管(2)沿水体的流动方向,其至少一部分呈锥形设置。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管(2)设有向所述主体(23)底部的污泥沉淀区(20)延伸的污泥回流管(34)。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区包括:第一混合部(3),其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喷管(2)相连通,其出口端与第二喷管(4)相连通;所述第一混合部(3)内设有分流筒(27),所述分流筒(27)与所述第一混合部(3)形成第三水流通道(31),所述分流筒(27)的进水端对应所述第一喷管(2)的出水端设置,所述分流筒(27)与所述第一喷管(2)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崭华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