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是指为使水质达到一定使用标准而采取的物理、生物、化学措施,其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药剂用于调节pH、混凝、絮凝,然后进行过滤,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0003]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浊水净化装置,包括进水管,通过进水管2流入净化装置内部的水在推进式搅拌器16和负压喷射器15的作用下进入到混合区7中,然后进一步流动至推进式反应区8内部,然后离开进入到澄清沉淀区14,然后通过澄清沉淀区14进一步流动至圆锥形壳体4的污泥集泥区18中,然后进一步通过排泥口19流出至外界。
[0004]对于上述结构来说,进入到净化装置内部的污水以及药物仅在其内部进行短暂的储藏和反应,反应时间相对较短,最终会导致净化效率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在净化污水过程中净化效率不足的缺陷。 >[0006]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5),其上设置有进水部(1)和出水部(2);中心反应筒(11),设置在所述壳体(35)内部,所述中心反应筒(11)内部形成有絮凝反应区;水体加速装置,位于所述壳体(35)内部,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水口朝向所述中心反应筒(11)设置;污泥罩(4),设置在所述中心反应筒(11)外侧,所述中心反应筒(11)与所述污泥罩(4)之间形成有絮体缺口(41),所述污泥罩(4)与所述中心反应筒(11)之间形成有污泥区,所述污泥区设置在所述絮体缺口(41)的下游,沿远离所述絮体缺口(41)的方向,所述污泥区包括半熟化污泥集泥区(17),以及悬浮污泥滤沉区(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包括:第一加速管(3),与所述进水部(1)相连通,所述第一加速管(3)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径发生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速管(3)的至少一部分呈锥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还包括:第二加速管(5),罩设在所述第一加速管(3)的上方,所述第二加速管(5)的至少一部分呈锥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升导管(7),所述上升导管(7)与所述第二加速管(5)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循环导流罩(10),所述循环导流罩(10)罩设在所述第二加速管(5)的外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121),一端与所述中心反应筒(11)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加速管(5)延伸;第二挡水板(122),与所述第一挡水板(12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水板(122)的一端伸入所述循环导流罩(10)与所述第二加速管(5)之间的区域中,水体在所述第一挡水板(121)和所述第二挡水板(122)的连接处发生转向所述循环导流罩(10)的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升导流罩(13),设置在所述第二加速管(5)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挡水板(122)延伸至所述上升导流罩(13)与所述第二加速管(5)之间的区域中,所述上升导流罩(13)与所述絮体缺口(41)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水导流筒(14),所述布水导流筒(14)与所述中心反应筒(11)相连接,所述中心反应筒(11)与所述上升导流罩(13)之间形成所述絮体缺口(4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循环高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崭华,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