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CT安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277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安检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载式CT安检系统,包括厢式卡车和CT安检设备,其中,CT安检设备安置于厢式卡车的厢体内,CT安检设备包括CT扫描仪,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CT扫描仪用于检测物品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厢体的纵向侧壁具有侧部开口,厢体的尾部侧壁具有尾部开口,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分别与尾部开口和侧部开口相通以便接收待检测的物品和输出检测后的物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利用了CT安检技术,可获取并利用被测物体密度和有效原子序数等多维度信息,实现对行李内部各类毒品/爆炸物的检测和报警,拥有更高的探测能力和更低的误报率,车载式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检系统具备机动灵活、布置时间短等优点。置时间短等优点。置时间短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式CT安检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检技术中的移动安检的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式CT(计算机断层扫描)安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安检技术中,由于临时性大型聚集活动的特殊需求,已经相应开发了车载式物品安检系统,通常这些安检系统使用的是传统的物品安检机,如同方威视的MX100100D型X光安检机;SMITHS DETECTIONS的ScanMobileTM130100移动式X射线检测系统等。传统的物品安检机得到被检物品的透射二维图像,由于箱包内多种物质相互重叠,难以准确地检测到混杂在不同类物质中的毒品/炸药,特别是难以从有机物中识别出毒品/炸药。此外,传统的物品安检机只能得到沿射线方向的透视图像,同一物品不同摆放角度的成像会有所不同,当违禁品以特定角度摆放时,容易被判图员忽略。基于以上的原因,在运用传统物品安检机检查的同时,仍然需要进行开包检查,包括对没有引起怀疑的行李、包裹按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这给查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外,在透视二维图像上不能反映物体内部真实状态,例如存在夹层情况时,需要对物品进行破坏性拆解,这也给查验工作带来风险。相应地,使用上述传统物品安检机的车载式安检系统也存在上述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式CT安检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式CT安检系统,包括:厢式卡车和CT安检设备,其中,所述CT安检设备安置于所述厢式卡车的厢体内,所述CT安检设备包括CT扫描仪,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所述CT扫描仪用于检测物品并将检测结果输出,所述厢体的纵向侧壁具有侧部开口,所述厢体的尾部侧壁具有尾部开口,所述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尾部开口和所述侧部开口相通以便接收待检测的物品和输出检测后的物品。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CT安检系统还包括操作台,所述CT扫描仪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操作台输出。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厢体被分隔成操作室和设备室,所述侧部开口位于所述纵向侧壁的构成所述设备室的部分,所述操作室容纳所述操作台,所述设备室容纳所述CT扫描仪,入口输送机构、出口输送机构。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输送机构、CT扫描仪和出口输送机构沿所述厢体的纵向方向从车尾向车头依次布置。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设备还包括转向输送机构,所述转向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CT扫描仪和所述出口输送机构之间,用于将经CT扫描仪扫描后的物品的输送方向沿水平面方向旋转一个特定角度(α),从而使得所述出口输送机构能够延伸至所述侧部开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角度(α)为直角。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输送机构包括输入终端,所述出口输送机构包括输出终端,所述输入终端和输出终端在展开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切换,在展开状态中,所述输入终端和输出终端能够分别通过所述侧部开口和所述尾部开口延伸出厢体并朝向地平面倾斜以形成传输物品的斜坡;在收回状态中,所述输入终端和输出终端能够分别通过所述侧部开口和所述尾部开口收缩至厢体中。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CT安检设备的所述入口输送机构、CT扫描仪和出口输送机构并列平行布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厢体的相对的纵向侧壁分别具有一个侧部开口,每个所述转向输送机构将CT扫描仪输出的检测后的物品的输送方向沿水平面方向旋转一个特定角度,从而使得每个所述出口输送机构能够分别延伸至每个所述侧部开口。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角度为直角。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室和所述设备室之间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活门,以便使得所述操作室和设备室之间连通或隔断。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侧壁的构成所述操作室的部分设置有活门,以便使得所述操作室与外部环境连通。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CT安检系统还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和能够连接外部电缆的电源接口,其中,所述供电系统还具有蓄电功能。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利用了CT安检技术,可获取并利用被测物体密度和有效原子序数等多维度信息,实现对行李内部各类毒品/爆炸物的检测和报警,拥有更高的探测能力和更低的误报率,车载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安检系统具备机动灵活、布置时间短等优点,可满足各类需要执行随机抽查,多地机动检查,临时安检等应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的俯视图;
[0019]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和尾部正视图;
[0020]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两台CT安检设备;以及
[0021]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的不工作状态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供电系统。
[002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示意图仅仅是一种结构示意,并不表示各个结构的实际尺寸和相互之间的实际尺寸比例,也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加以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车载式CT安检系统,包括:厢式卡车和CT安检设
备,其中,所述CT安检设备安置于所述厢式卡车的厢体内,所述CT安检设备包括CT扫描仪,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所述CT扫描仪用于检测物品并将检测结果输出,所述厢体的纵向侧壁具有侧部开口,所述厢体的尾部侧壁具有尾部开口,所述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尾部开口和所述侧部开口相通以便接收待检测的物品和输出检测后的物品。
[0025]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
[0026]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的俯视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和尾部正视图。
[0027]如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包括:厢式卡车100和CT安检设备200,其中所述CT安检设备200安置于所述厢式卡车100的厢体110内,所述CT安检设备200包括CT扫描仪210,入口输送机构220、出口输送机构230和操作台240,所述CT扫描仪210用于检测物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操作台240输出,所述厢体110的纵向侧壁120上具有侧部开口121,所述厢体110的尾部侧壁130具有尾部开口1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CT安检系统,包括:厢式卡车和CT安检设备,其中,所述CT安检设备安置于所述厢式卡车的厢体内,所述CT安检设备包括CT扫描仪,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所述CT扫描仪用于检测物品并将检测结果输出,所述厢体的纵向侧壁具有侧部开口,所述厢体的尾部侧壁具有尾部开口,所述入口输送机构和出口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尾部开口和所述侧部开口相通以便接收待检测的物品和输出检测后的物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CT安检系统还包括操作台,所述CT扫描仪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操作台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被分隔成操作室和设备室,所述侧部开口位于所述纵向侧壁的构成所述设备室的部分,所述操作室容纳所述操作台,所述设备室容纳所述CT扫描仪,入口输送机构、出口输送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输送机构、CT扫描仪和出口输送机构沿所述厢体的纵向方向从车尾向车头依次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安检设备还包括转向输送机构,所述转向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CT扫描仪和所述出口输送机构之间,用于将经CT扫描仪扫描后的物品的输送方向沿水平面方向旋转一个特定角度(α),从而使得所述出口输送机构能够延伸至所述侧部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角度(α)为直角。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式CT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张丽黄清萍梁晋宁洪明志程熠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