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76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设置于显示器,显示器具有顶面以及后壳,支架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凹入后壳的卡槽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一本体借由后壳支撑而设置于显示器后方。第二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本体上,用以支撑物件于顶面上方。借由显示器后方支撑的支架,有效避免显示器的显示屏被遮挡。有效避免显示器的显示屏被遮挡。有效避免显示器的显示屏被遮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支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设置于显示器的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网路通讯软体发达,通过网路摄影机及电脑相关软体,即可直接进行网路通讯、视频聊天、视讯会议等功能,网路摄影机不但可提供良好的通讯画面,更能减少交通支出的费用,而广受个人或公司的青睐。
[0003]一般而言,网路摄影机需通过夹持件或锁固结构安装在支架上,然而,支架直接固定在显示器上缘,会遮到荧幕,特别是无边框的荧幕,而减少荧幕的可视面积。此外,网路摄影机的支架多为固定座,支架无法移动位置且安装不便,因而使用上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支架,可设置在显示器的后壳上,支架的位置可移动且安装方便,以改善习知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设置于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顶面以及后壳,该支架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与凹入该后壳的卡槽可滑动地连接,且该第一本体借由该后壳支撑而设置于该显示器后方;以及第二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该第二本体用以支撑物件于该顶面上方。
[0006]较佳的,该显示器的该后壳内设有可吸附件,该可吸附件用以与该第一本体配合吸附以相对固定。
[0007]较佳的,该可吸附件具有至少一可吸附面或由相交的第一可吸附面与第二可吸附面所形成的弯折部。
[0008]较佳的,该可吸附件位于该卡槽中,且该第一本体具有与该第一可吸附面相对的第一磁吸元件以及与该第二可吸附面相对的第二磁吸元件。
[0009]较佳的,该可吸附件为磁铁或铁片。
[0010]较佳的,该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插入该卡槽并支撑于该显示器后方,且该第二连杆由该第一连杆往第一方向延伸而突出于该顶面,以使该第二连杆的高度高于该顶面而显露于该显示器上方。
[0011]较佳的,该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由该第二连杆往第二方向延伸而显露于该显示器上方。
[0012]较佳的,该第二连杆连接于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三连杆之间,该第二连杆相对于该第一连杆往该第一方向可旋转第一角度,该第三连杆相对于该第二连接往该第二方向可旋转第二角度。
[0013]较佳的,该第一角度小于等于90度,该第二角度小于等于90度。
[0014]较佳的,该第二本体包括夹具,该夹具用以夹持该物件。
[0015]较佳的,该夹具具有两相对夹板以及调整器,该调整器用以调整该两相对夹板之
间的间距。
[0016]较佳的,该调整器包括螺杆、螺帽以及弹性体,该弹性体位于该两相对夹板之间,且该螺杆穿过该两相对夹板及该弹性体而连接该螺帽。
[0017]较佳的,该支架还包括转轴,该转轴用以枢接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以使该物件于该显示器上方可水平旋转并具有一方位角。
[0018]较佳的,该卡槽于该后壳具有第一端部、水平延伸段以及第二端部,该支架可沿着该水平延伸段移动至该第一端部或该第二端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架具有旋转自由度及移动自由度,且支架设置在显示器的后壳上,不会遮到荧幕,特别是无边框的荧幕,因而可避免荧幕的可视面积被支架遮蔽而减少的问题。另外,支架的位置可移动,且支架可插入于卡槽中并与卡槽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干涉力,借以抵消支架本身的重力力矩而使支架可悬挂在显示器的后壳上,不需使用额外的螺丝或锁固件锁固支架,因此安装更方便。
[0020]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示意图;
[0022]图2绘示显示器的后壳的示意图;及
[0023]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设置于显示器的后壳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5]以下提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用以限缩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以下是以相同/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类似的元件做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所附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6]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110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110设置于显示器100的后壳103上的示意图,图3绘示显示器100的后壳103的示意图。
[0027]请参照图1至图3,显示器100具有顶面102以及后壳103,而支架110用以支撑物件10于显示器100上,且支架110可滑动地设置于显示器100的后壳103上,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物件10的位置。
[0028]请参照图1至图3,在实施例中,支架110包括第一本体111以及第二本体121。第一本体111与凹入后壳103的卡槽104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一本体111借由后壳103支撑而设置于显示器100后方。也就是说,第一本体111的前端可插入于卡槽104中并与卡槽104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干涉力,借以抵消支架110本身的重力力矩而使第一本体111可悬挂在显示器100的后壳103上。此外,由于支架110未直接承靠在显示器100的顶面102上,因此支架110不会与显示器100的顶面102重叠而遮蔽荧幕。
[0029]此外,显示器100的后壳103内还可设有可吸附件105(如图2所示),用以接触并吸附第一本体111。可吸附件105例如为磁铁或铁片,而第一本体111的前端对应设有至少一磁吸元件(如图1所示的第一磁吸元件116及/或第二磁吸元件117),用以接触可吸附件105,以产生磁吸力。磁吸元件例如为锰-镁铁氧体(Mn,Mg)Fe2O4或铁镍合金等铁磁性材料(ferromagnetism,又称强磁性材料),或者,磁吸元件亦可为电磁铁,用以产生磁力,以增加支架110的支撑稳定度。
[0030]在一实施例中,可吸附件105具有至少一可吸附面或是具有如图1所示的第一可吸附面106及第二可吸附面107,呈倒L形,以形成具有第一可吸附面106与第二可吸附面107的弯折部。请参照图2,可吸附件105位于卡槽104中,且可吸附件105与第一本体111的前端相对接触,用以增加第一本体111与可吸附件105之间的接触面积。
[0031]请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1的前端具有第一磁吸元件116以及第二磁吸元件117,例如分开或一体成形,第一磁吸元件116与第一可吸附面106相对接触以产生第一磁力,而第二磁吸元件117与第二可吸附面107相对接触以产生第二磁力,因此可产生垂直相交的第一磁力与第二磁力所组成的合力(即X方向及Z方向的合力),以加强支架110的支撑稳定度。
[0032]请参照图1及图2,第一本体111包括第一连杆112以及第二连杆113,第一连杆112插入卡槽104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设置于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顶面以及后壳,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与凹入该后壳的卡槽可滑动地连接,且该第一本体借由该后壳支撑而设置于该显示器后方;以及第二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该第二本体用以支撑物件于该顶面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的该后壳内设有可吸附件,该可吸附件用以与该第一本体配合吸附以相对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可吸附件具有至少一可吸附面或由相交的第一可吸附面与第二可吸附面所形成的弯折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可吸附件位于该卡槽中,且该第一本体具有与该第一可吸附面相对的第一磁吸元件以及与该第二可吸附面相对的第二磁吸元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可吸附件为磁铁或铁片。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插入该卡槽并支撑于该显示器后方,且该第二连杆由该第一连杆往第一方向延伸而突出于该顶面,以使该第二连杆的高度高于该顶面而显露于该显示器上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佑张永烨陈俊荣
申请(专利权)人: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