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光源及识别码扫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64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补光光源及识别码扫描装置。补光光源用于为识别码扫描装置在扫描识别码时提供补充光线,包括基板、光罩和阵列光源。阵列光源包括多个微腔、多个点光源和多块聚光镜。多个点光源朝与其一一对应的微腔出口发射出射光线,该出射光线经过一一对应的聚光镜汇聚后形成朝向识别码的方向发射的补充光线。本申请因为采取了具有不同发射方向的线性点光源,故阵列光源的补光面积远高于现有的扫码装置所配备的补光灯,从而该阵列光源能够基本实现对其补光区域内的多个识别码的表面进行多角度照亮,便于识别码扫描装置的感光模组能够形成这些识别码的完整图像,进而有利于高效和正确读取这些识别码蕴含的信息。效和正确读取这些识别码蕴含的信息。效和正确读取这些识别码蕴含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光光源及识别码扫描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补光光源及识别码扫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面板一般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和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等。这两种元件在制造时由很多精密器件组装而成。为了区分不同的精密器件,以免在制造时出现混淆,往往需要在一些精密器件的表面标注含有该精密器件的来源、工作电压、生产日期、生产型号等诸多信息的识别码,然后在制造或组装时使用识别码扫描装置读取这些信息,从而实现正确组装,同时也能实现边组装边登记已用器件的信息,从而实现动态库存管理。
[0003]然而,由于液晶面板的精密器件太多,如果采用识别码扫描装置逐一扫描每个精密器件表面的识别码,即便每次扫描的时间很短,那么在对所有精密器件的识别码扫描完毕时,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使得扫描时间远远长于动态生产线的组装时间,这对实现自动化组装是不利的。该种情况同样也存在于半成品或成品的检测环节。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采用一个识别码扫描装置同时对数个精密器件表面的识别码进行扫描。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精密器件具有不同尺寸规格,不同精密器件表面的识别码的材质、大小、颜色、位置等也不一样,采用现有的单一规格的识别码扫描装置难以同时捕获到多个精密器件的识别码信息。可能的原因如下所示:
[0005]有的识别码表面被反光率较高的薄膜覆盖,容易使可见光发生全反射,从而在识别码扫描装置的感光镜头里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或过亮的图像,从而出现难以读取到识别码信息的现象,或者出现部分区域发生全反射而出现明暗不均以至于误读识别码信息的现象。
[0006]另外,不同精密器件表面的识别码的大小、位置等的分布不一样,然而,现有的识别码扫描装置的感光区域太小,会出现仅扫描到部分识别码的现象,从而导致难以读取到识别码信息。另外,识别码位置分布的不均一性也会影响到识别码表面的明暗对比,即针对补光,同一识别码的部分区域呈现亮区域,另一部分区域呈现暗区域,那么暗区域因为光线不足难以被识别,也会导致难以读取到识别码信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光源及识别码扫描装置,其能同时对数个精密器件表面的一个或者多个识别码进行高准确率和高效率的扫描。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精密器件包括液晶面板或其各种组件。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光源,其至少为识别码扫描装置在扫描识别码时提供补充光线。因为当前的识别码扫描装置的补光区域有限,补光灯仅采用一个或几个灯珠,在补光时需要根据不同物体的识别码的位置频繁调节补光角度,导致补光过程较为繁琐,并且使得识别码的识别效率降低。另外,补光灯的灯珠照射的角度有限,容易产生
在对识别码进行扫描时补光不足现象,这会导致出现误读识别码信息或难以读取识别码信息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入库、组装、销库或检测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的补光光源包括:基板、光罩、阵列光源以及为该阵列光源供电的电源模块等。
[0009]其中,基板上设有用于供反射光线穿过的通孔,反射光线由补充光线在识别码的表面进行反射而产生。
[0010]光罩整体上呈凹型,凹型的凹部面朝反射光线的入射方向,并且光照的凹部边缘以与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或者全部边缘呈夹角的方式与该基板的对应边缘相结合。
[0011]阵列光源包括了很多小型的线性点光源,每个线性点光源发射线性光束,但是不同位置的线性点光源所发射的线性光束的方向不同,因此,该阵列光源的补光面积远高于现有的扫码装置所配备的补光灯,从而该阵列光源能够基本实现对其补光区域内的多个识别码的表面进行无死角或大角度照亮,便于扫码装置的感光模组能够形成这些识别码的完整图像,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这些识别码的信息的高效和正确读取。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光源包括:微腔组、点光源组和聚光镜组。
[0013]其中,微腔组含有以阵列形式排列在光罩的面朝反射光线的迎光面上的多个微腔。每个微腔的截面可以呈梯形,其出口面积小于其底面积。微腔主要用于控制其内点光源的出射方向,使其形成线性出光,防止其形成散射状出光。微腔的内表面可以涂覆有反光膜,以避免光损失,从而提高点光源出射光的亮度。
[0014]点光源组含有多个点光源,每个点光源一一对应设于每个微腔内并且向与其一一对应的微腔的出口发射出射光线。
[0015]聚光镜组含有多个聚光镜,每个聚光镜一一对应设于每个微腔的出口并且对与其一一对应的点光源发射的出射光线沿朝向识别码的方向进行汇聚,从而形成补充光线。聚光镜用于使与其一一对应的点光源所发出的线性光或者微腔内表面所反射的光线形成线性平行光,这样能够很容易地控制每个点光源的出射角度。每个点光源的位置不同,故不同点光源所发出的光相互之间并非平行光,由此可以实现阵列光源的补光区域可控。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为平面板。该平面板可以为圆形板、椭圆形板或矩形板等。
[0017]在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基板为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度小于光罩的圆心角。
[0018]在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补光光源除了包括发射可见光的线性光源之外,还可以包括红外光源。具体而言,补光光源可以包括:红外腔室、多个红外光源、漫射板。其中,红外腔室设于基板的面朝反射光线的向光面。多个红外光源设于红外腔室内并且以阵列形式排列在基板的通孔周围,向红外腔室的出口发射红外光线。
[0019]漫射板设于红外腔室的出口处,允许红外光线朝向识别码的方向透射,形成透射红外光线,并且允许透射红外光线在识别码的表面进行反射而产生的反射红外光线透射入通孔内。因为基板上开设有通孔(或称为第一通孔),而漫射板又与基板平行排列,所以漫射板上与基板的通孔对应的位置也开设有第二通孔,以便允许发射光线或反射红外光线经由该第二通孔进入基板上开设的第一通孔内。该第二通孔的尺寸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一通孔,二者的大小关系的调节应保证射入通孔内的反射光线或反射红外光线既能在感光模组上形成完整清晰的图像(或称成像),又不会使该图像过亮或过暗。因为过亮或过暗均会影响到对识别码在感光模组上成像的读取。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点光源组为可见光源,每个点光源与相邻点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点光源在光罩的迎光面上的排列密度相同或不同。
[0021]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光罩包括多级子光罩,每级子光罩上排布的点光源的发光颜色相同,不同级子光罩上排布的点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
[0022]在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光罩的级数与点光源组含有的点光源的发光颜色的数目一致。示例性地,光罩包括:第一级光罩、第二级光罩和第三级光罩。点光源组包括:多个第一点光源、多个第二点光源和多个第三点光源。多个第一点光源以阵列式排布于第一级光罩的面朝反射光线的朝光面上,每个第一点光源发射第一出射光。多个第二点光源以阵列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光源,至少为识别码扫描装置在扫描识别码时提供补充光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设有用于供反射光线穿过的通孔,所述反射光线由所述补充光线在所述识别码的表面进行反射而产生;光罩,面朝所述反射光线的入射方向以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呈夹角的方式与该基板的对应边缘相结合;以及阵列光源;其中,所述阵列光源包括:微腔组,其含有以阵列形式排列在所述光罩的面朝所述反射光线的迎光面上的多个微腔;点光源组,其含有多个点光源,每个所述点光源一一对应设于每个微腔内并且向与其一一对应的微腔的出口发射出射光线;以及聚光镜组,其含有多块聚光镜,每个聚光镜一一对应设于每个微腔的出口并且对与其一一对应的点光源发射的出射光线沿朝向所述识别码的方向进行汇聚,从而形成所述补充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平面板;或者,所述基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小于所述光罩的圆心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包括:红外腔室,设于基板的面朝所述反射光线的向光面;多个红外光源,设于所述红外腔室内并且以阵列形式排列在所述基板的所述通孔周围,向所述红外腔室的出口发射红外光线;以及漫射板,设于所述红外腔室的出口处,允许所述红外光线朝向所述识别码的方向透射,形成透射红外光线,并且允许所述透射红外光线在所述识别码的表面进行反射而产生的反射红外光线透射入所述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组为可见光源,每个点光源与相邻点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点光源在所述光罩的所述迎光面上的排列密度相同或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罩包括多级子光罩,每级子光罩上排布的点光源的发光颜色相同,不同级子光罩上排布的点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罩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级光罩、第二级光罩和第三级光罩;所述点光源组包括:多个第一点光源,以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级光罩的面朝所述反射光线的朝光面上,每个第一点光源发射第一出射光;多个第二点光源,以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二级光罩的面朝所述反射光线的朝光面上,每个第二点光源发射第二出射光;以及多个第三点光源,以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二级光罩的面朝所述反射光线的朝光面上,每个第三点光源发射第三出射光;所述第一点光源、所述第二点光源和所述第三点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