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648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包括:支撑柱、排水横梁、挑梁和结构膜,若干个支撑柱沿直线等距排布,支撑柱通过底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支撑柱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连通至地面下方埋设的排污管路,排水横梁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顶部,排水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导水槽,第一导水槽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第一排水孔,一个第一排水孔位置对应一个支撑柱,第一排水孔连通至排水通道,挑梁固定安装在排水横梁的第一侧壁上,结构膜固定安装在挑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曲面雨棚结构中钢结构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更换,并且曲面雨棚结构排水顺畅,防止积水。防止积水。防止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膜结构雨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结构。传统的雨棚结构有玻璃钢结构雨棚、铝合金雨棚等,大多结构为从建筑物结构墙悬挑出钢架,钢架上设置玻璃面板或铝合金面板。如中国专利CN202020108708.X中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引流雨棚。它包括有左侧钢柱、右侧钢柱、整体钢架、左侧雨棚组件、中间雨棚组件以及右侧雨棚组件,整体钢架架设在左侧钢柱和右侧钢柱的顶部;中间雨棚组件设置在整体钢架的中间部上;左侧雨棚组件设置在整体钢架的左侧部上;右侧雨棚组件设置在整体钢架的右侧部上;在左侧雨棚组件与中间雨棚组件之间间隔位置设有左排水槽,在右侧雨棚组件与中间雨棚组件之间间隔位置设有右排水槽。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引流防止雨水溅落、结构稳固牢靠、独立支撑适合大面积雨棚、保温、防水、绝缘防电、采光的特点。如中国专利CN201720467527.4中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雨棚,包括桩柱,桩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二承压板,且安装座上安装有与第二承压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与第一承压板之间安装有固定座,第二承压板的上方设置有透光基板,透光基板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阻流板。透光基板为透光的聚碳酸酯材料,且表面设置有抗紫外线膜,采光性能好兼具良好的抗紫外线功能,利用阻流板的阻流和导向作用将雨水汇集至导流凹槽,并通过导流管顺延桩柱下流,避免人行通道位置排水,保证正常通行。
[0003]当下普遍采用膜结构雨棚取代传统的雨棚结构。膜结构是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经受其它材料的拉压作用而形成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式。其造型自由、轻巧、柔美,具有阻燃、安装快捷、节能、易于使用安全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应用,其中广泛用于火车站等交通设施中的雨棚。如中国专利CN201820310276.3中公开了一种火车站雨棚膜结构,涉及膜结构建筑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遮雨棚和第二遮雨棚以及包覆棚,包覆棚位于第一遮雨棚和第二遮雨棚之间,第一遮雨棚和第二遮雨棚结构对称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位于包覆棚内;第一遮雨棚、第二遮雨棚以及包覆棚的下端连接有竖直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埋设于地层中,支撑柱的底端固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盘,连接盘的下表面固接有竖直设置的锚杆。该方案减弱了风载荷对建筑安装稳定性的影响,增加了火车站雨棚膜结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自身的安装稳定性。
[0004]现有的曲面雨棚安装结构中钢结构通过焊接固定,不利于后期维护更换,同时安装困难。并且现有的曲面雨棚安装结构中容易出现排水不畅,导致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曲面
雨棚结构中钢结构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更换,并且曲面雨棚结构排水顺畅,防止积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包括:支撑柱、排水横梁、挑梁和结构膜,若干个支撑柱沿直线等距排布,支撑柱通过底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支撑柱为中空管体,支撑柱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连通至地面下方埋设的排污管路,排水横梁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顶部,排水横梁的截面呈“凹”字型,排水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导水槽,第一导水槽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第一排水孔,一个第一排水孔位置对应一个支撑柱,第一排水孔连通至排水通道,挑梁固定安装在排水横梁的第一侧壁上,若干个挑梁沿排水横梁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相邻两个挑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横杆,结构膜固定安装在挑梁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第一侧壁的顶面为斜面。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第一导水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倾斜面。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排水横梁一侧还设置有辅助排水槽,辅助排水槽一端连接排水管,排水管连通地面下方埋设的排污管路,排水横梁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连通至辅助排水槽。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辅助排水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倾斜底面,第二倾斜底面自远离排水管一端至排水管一端高度逐渐降低。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第二排水孔倾斜设置,第二排水孔的高度自第一导水槽一侧至辅助排水槽一侧高度逐渐降低。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底板上还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辅助排水槽下方。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挑梁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排水横梁上。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连接板上设置有腰型孔,紧固螺栓穿设于腰型孔。
[002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专利技术中,曲面雨棚结构中钢结构主要由支撑柱、排水横梁和挑梁三部分组成,钢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紧固螺栓将挑梁固定在排水横梁上,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更换。曲面雨棚结构中,结构膜上的雨水顺着结构膜表面流入排水横梁中,并通过支撑柱排入地面下方埋设的排污管路,排水顺畅,防止积水。
[0025]2、本专利技术中,为了防止雨量太大,排水横梁排水速度不足,导致产生积水,排水横梁一侧还设置有辅助排水槽。排水横梁内的积水通过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排水孔排入辅助排
水槽中,并通过辅助排水槽底部的第二倾斜底面快速排入辅助排水槽一侧的排水管中,最终从排水管排入地面下方埋设的排污管路,排水顺畅,防止积水。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图1为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的侧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3为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中辅助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中挑梁的主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1]图例说明:
[0032]1、支撑柱;11、底板;12、排水通道;2、排水横梁;21、第一导水槽;211、第一排水孔;212、第一倾斜面;22、第一侧壁;23、第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排水横梁(2)、挑梁(3)和结构膜(4),若干个所述支撑柱(1)沿直线等距排布,所述支撑柱(1)通过底板(1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柱(1)为中空管体,所述支撑柱(1)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12),所述排水通道(12)连通至地面下方埋设的排污管路,所述排水横梁(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顶部,所述排水横梁(2)的截面呈“凹”字型,所述排水横梁(2)上设置有第一导水槽(21),所述第一导水槽(21)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第一排水孔(211),一个所述第一排水孔(211)位置对应一个所述支撑柱(1),所述第一排水孔(211)连通至所述排水通道(12),所述挑梁(3)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水横梁(2)的第一侧壁(22)上,若干个所述挑梁(3)沿所述排水横梁(2)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相邻两个所述挑梁(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横杆(5),所述结构膜(4)固定安装在所述挑梁(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22)的顶面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槽(2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倾斜面(2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顺畅的钢骨架拼接式设计曲面雨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横梁(2)一侧还设置有辅助排水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魏海尘王文晶戴方会张祺晟张宏石吕晓昌鑫余勇波郭雷朱青青李晶晶王珺方伟李若瑜童骏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