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量训练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613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量训练器械,包括机架;所述力量训练器械还包括:变速装置,其包括一个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和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经过减速后输出;差速器,其与所述变速器连接,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差速器可将所述变速器变速后的输出转换为不对称力量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收线装置,其包括收线盒,所述收线盒包括下收线盒和上收线盒,两个所述收线盒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一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转换成两股力量输出,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量训练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械,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力量训练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力量训练器械大多为重型机械框架,配多种负重法码,负重改变不灵活。因此,出现了利用电机来控制拉力的力量训练器械,该类力量训练器械通常包括踏板、位于踏板左右两侧力量控制部和与力量控制部连接的拉绳,力量控制部主要通过电机来实现控制。但是,目前的力量训练器械的运动模式都是左右分离,也就是说每个力量控制部都各自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需要设置两个电机,不仅结构复杂,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力量训练器械的运动模式都是左右分离,不仅结构复杂,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力量训练器械。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力量训练器械,包括机架;所述力量训练器械还包括:
[0005]变速装置,其包括一个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和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经过减速后输出;
[0006]差速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量训练器械,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训练器械还包括:变速装置,其包括一个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和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经过减速后输出;差速器,其与所述变速器连接,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差速器可将所述变速器变速后的输出转换为不对称力量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收线装置,其包括收线盒,所述收线盒包括下收线盒和上收线盒,两个所述收线盒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量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减速齿轮组和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组连接的第二减速齿轮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量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组包括:驱动齿轮,其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减速齿轮,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减速齿轮;第二从减速齿轮,其与所述第二主减速齿轮啮合;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第一减速齿轮轴,其两端支撑于所述机架上且可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主减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量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主减速齿轮为一体成型而成的上下分布的双联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量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其与所述机架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第二从减速齿轮套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均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可转动连接;第一差速齿轮,其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差速齿轮,其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齿轮,其与所述第一差速齿轮啮合;第二行星齿轮,其与所述第二差速齿轮以及第一行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可随所述差速器壳体一起转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也可相对所述差速器壳体自转。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俊王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兴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