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59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油墨制备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铜纳米颗粒易氧化,无法满足现有技术对导电油墨制造的大规模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纯Cu纳米颗粒;2)Cu纳米颗粒和Cu/Cu6Sn5核/壳纳米颗粒混合物的制备:将Cu离子和Sn离子溶解在还原剂苯肼中,程序升温至200℃保温反应至反应完全后,制得纳米颗粒混合物;3)制备初始油墨混合物:将分散剂加入纳米颗粒混合物中,球磨处理后,制成;4)采用光子烧结工艺制备复合纳米油墨:在空气中,使用氙气灯产生的脉冲,对其复合油墨进行光子烧结,得到Cu/Cu6Sn5核/壳纳米粒子复合纳米油墨。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泛应用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泛应用于微电子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
,具体为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印制电子产品作为印制电路的一个新兴技术,凭借其方便、低廉、环保和减少工业浪费的优越性已经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开始取代传统的印制工艺。印刷电子产品作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可穿戴电子产品、电池、各种传感器等各种电子产品的低成本替代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印刷电子可以与喷墨印刷或卷对卷(R2R)技术相结合,这使得这一过程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0003]作为印制电子领域最基本的两个元素,即导电油墨和打印设备,引来了广泛的关注,能够成功开发出商用价值的导电油墨就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
[0004]喷墨印刷方式印刷RFID标签天线是按照设计的天线图案在塑料、纸张等基材上喷印含有纳米金属颗粒的导电油墨,然后利用纳米金属的低熔点特性进行烧结处理,获得高精度的RFID天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纯Cu纳米颗粒纯Cu纳米颗粒是通过在惰性气氛中,化学还原铜离子而合成的;2)Cu纳米颗粒和Cu/Cu6Sn5核/壳纳米颗粒混合物的制备将乙酸铜和2

乙基己酸锡中的Cu离子和Sn离子溶解在还原剂苯肼的溶剂介质中,持续搅拌,程序升温至200℃保温反应至反应完全后,对固体反应产物进行离心洗涤烘干处理,最终制得Cu纳米颗粒和Cu/Cu6Sn5核/壳纳米颗粒混合物;3)制备初始油墨混合物将分散剂甲苯,加入步骤1)制得的纯Cu纳米颗,和步骤2)制得的Cu纳米颗粒和Cu/Cu6Sn5核/壳纳米颗粒混合物,球磨处理后,制成初始油墨混合物;4)采用光子烧结工艺制备复合纳米油墨将步骤3)制备好的初始油墨混合物印在PI基板上、烘干后,采用光子烧结工艺:在空气中,使用氙气灯产生的脉冲,对其复合油墨进行光子烧结,得到Cu/Cu6Sn5核/壳纳米粒子复合纳米油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程序升温反应过程为:先升温至170℃保温反应10min后,再升温至200℃保温反应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纯Cu纳米颗粒的大小尺寸为20

30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制备Cu/Cu6Sn5导电油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纯Cu纳米颗粒的具体过程为:1.1)在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酸铜、油酸和油胺,将油酸作为表面封盖分子,烧瓶上装有回流冷凝器、持续搅拌,用氮气净化溶液60min,然后加热到150℃后,保温反应时间为20min;1.2)用苯肼作为还原剂,向步骤1.1)的反应液中滴加苯肼,继续在150℃条件下保温反应120min,至合成反应完全后,冷却,后处理,得到20

30nm的纯Cu纳米颗粒固体粉末;所述乙酸铜、油酸、油胺、苯肼加入量的摩尔比为4.5

5.6: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丽丽李晨薇贾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