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燃机车组装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车防护
,具体为一种用于内燃机车组装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转动的机车。根据机车上内燃机的燃料种类划分,在我国铁路上采用的内燃机车绝大多数配备柴油机。燃油(柴油)在汽缸内燃烧,将热能转换为由柴油曲轴输出的机械能,但并不用来直接驱动动轮,而是通过传动装置转换为适合机车牵引特性要求的机械能,再通过走行部驱动机车动轮在轨道上转动,在外走廊内燃机车组装过程中,机车的扶手杆在布线完成及大部件安装完成后安装,在扶手杆安装前,机车两侧处于裸露状态,现场操作人员在靠近钢结构边缘区域工作的时候,没有防护,易发生跌落危险。
[0003]对于机车两侧的防护,现有两种防护的临时防护措施,一是在机车两侧最远处的扶手杆安装底座上安装两根扶手杆,中间用粗线进行捆绑,但是粗线捆绑的随机性太强,具有不稳定性,在人员跌倒过程中,起不到阻拦作用,二是在机车两侧放置可移动走台,方便操作者上车且可起到一定的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燃机车组装的防护装置,包括电动升降杆(1)、防护栏本体(2)、止动轮(4)和电磁铁吸附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本体(2)包括支撑杆(21)和活动杆件(22),所述活动杆件(2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杆件(22)的一侧与支撑杆(21)的顶部活动安装,另一个所述活动杆件(22)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位置传感器(23),所述电动升降杆(1)的顶部与活动杆件(22)的两端活动安装,且所述电动升降杆(1)的数量为三个,位于所述活动杆件(22)中间位置的电动升降杆(1)的底部两侧对称活动安装有水平长度调节组件(3),所述电动升降杆(1)包括固定杆(11)、电机(12)、壳体(13)、第一升降杆(16)和第二升降杆(18),所述壳体(13)的底部内壁与固定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杆(11)的顶部与电机(12)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电机(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15),所述第一升降杆(16)的外壁与壳体(1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丝杆(1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17),所述第二升降杆(18)的外壁与第一升降杆(16)的内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车组装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的前侧与电磁铁吸附盘(5)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壳体(13)的底部与止动轮(4)的顶部活动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车组装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的底部两端与壳体(13)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电磁铁吸附盘(5)包括电气设备盘(51)和电磁铁(52),所述电气设备盘(51)的底部与电磁铁(52)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车组装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长度调节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颖,石菁,杨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