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47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1
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包括表层的透水材料层,在表层的透水材料层下面布置有若干透水体,所述透水体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雨水收集空腔,壳体上部设有与表层相接的进水口;所述壳体是由透水混凝土制作的具有蓄水和缓慢渗透作用。采用空腔蓄水原理,将蓄水与渗透的功能相结合,优点:一是与市场上的透水装置合作使用,能将雨水储存在空腔中,向土壤缓慢排放,同时能解决透水材料冻融破坏的问题;二是相比于大型雨水收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便,可在城市建成后安装,安装回收方便,花费较少。其三是综合性能优良,可以增加海绵城市通透性,通过对雨水的利用,降低土壤盐碱性,固结排水提高土壤承载能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旱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北方干旱,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城市缺水严重,地下水开采过多,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严重。但是北方干旱城市却内涝严重,这与缺水环境形成矛盾,究其原因,土壤透水性差,雨水无法渗透入地底,土壤盐碱化,植被难以成活;另外全国城市内涝严重,部分城市致力于建设海绵城市,铺设透水材料,但收效甚微。国内城市建设专注于地面建设,忽略地下设施,城市建设之初没有建设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目前关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只研究了表层的铺装材料,并没有地下蓄水渗透装置的研发,雨水可以进入透水材料,却难以进入土壤。并且,在北方,这些透水材料由于雨水无法及时排入土壤,容易造成冻融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防止雨水快速流失的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的透水材料层,在表层的透水材料层下面布置有若干透水体,所述透水体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雨水收集空腔,壳体上部设有与表层相接的进水口;所述壳体是由透水混凝土制作的具有蓄水和缓慢渗透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透水材料层与透水体一一对应设置,并扣合为一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透水混凝土的蓄水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制作步骤是将陶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德稳秦嘉亮田安国朱新星陈舜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