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45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纯水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箱体单元,设置在箱体单元中的滤膜单元,以及设置在箱体单元上并用于切换滤膜单元使用滤膜种类的转盘单元起到了利用膜过滤方式制备超纯水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切换膜种类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一步旋转转盘的操作即可控制切换使用膜的类型同时改变水流大小以适应当前膜处理能力,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转盘具有自动锁定的功能使得膜可以牢固固定不会松动,同时设置暂存箱用于存放不使用的膜并可以对其进行清理和更换,以及设备中与水接触的连接结构处均设有防水连接结构避免水进入机器内部的优点。构避免水进入机器内部的优点。构避免水进入机器内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纯水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纯水制备是通过国际流行的反渗透等办法,对原水进行一系列处理制得纯水的工艺,制备纯水往往要用到纯水设备,它采用的是主要是反渗透膜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从而使渗透过的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严格的分开,而反渗透膜的成本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某些对制备纯水洁净度要求不高的情景下,采用超滤膜代替反渗透膜进行氯水作业,不失为一种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的方法,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交替使用反渗透膜和超滤膜进行滤水作业的纯水制备装置。
[0003]公告号为CN214551521U,公告日为2021.11.0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净水处理用反渗透过滤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端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中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箱体内壁上方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上安装有反渗透膜本体,箱体的内壁位于反渗透膜本体的下方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有清扫杆,清扫杆的顶端设置有均匀的刷毛。
[0004]虽然该技术具有将渗透膜本体上的杂质扫除提高膜使用寿命的优点;但是该技术还存在无法根据需要对渗透膜进行灵活更换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箱体单元,设置在箱体单元中的滤膜单元,以及设置在箱体单元上并用于切换滤膜单元使用滤膜种类的转盘单元起到了利用膜过滤方式制备超纯水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切换膜种类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一步旋转转盘的操作即可控制切换使用膜的类型同时改变水流大小以适应当前膜处理能力,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转盘具有自动锁定的功能使得膜可以牢固固定不会松动,同时设置暂存箱用于存放不使用的膜并可以对其进行清理和更换,以及设备中与水接触的连接结构处均设有防水连接结构避免水进入机器内部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包括箱体单元,设置在所述箱体单元中的滤膜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单元上并用于切换所述滤膜单元使用滤膜种类的转盘单元。
[000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单元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侧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滤膜单元的暂存箱,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转盘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并与所述转盘空腔连通的转盘孔;所述滤膜单元包
括超滤膜框体、反渗透膜框体,用于安装所述超滤膜框体和反渗透膜框体的滤膜螺纹柱,设置在所述滤膜螺纹柱上并与所述箱体连接的滤膜密封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膜密封柱上并与所述转盘单元啮合的滤膜齿轮;所述转盘单元包括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穿过所述转盘孔的转盘柱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柱部上并与所述滤膜齿轮啮合的转盘冠状齿轮。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挡板空腔,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挡板空腔连通的传动柱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空腔并穿过所述传动柱孔与所述滤膜齿轮啮合的挡板部。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孔上的限位槽;所述转盘柱部包括活动柱,转盘柱,设置在所述转盘柱上并用于套接所述活动柱的转盘柱槽,设置在所述活动柱上的上斜面块,设置在所述转盘柱上并与所述转盘柱槽连通的限位柱孔,安装在所述限位柱孔中的限位柱,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并与所述上斜面块贴合的下斜面块,设置在所述活动柱上的卡合柱,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柱槽内侧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卡合柱的滑动槽。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盘柱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柱槽内侧面上的弹簧槽,设置在所述弹簧槽上的活动柱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并用于顶起所述下斜面块的限位柱弹簧。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盘柱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柱上并用于容纳所述下斜面块的容纳槽。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进水口;所述挡板部包括传动杆,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上并与所述滤膜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上并位于所述挡板空腔中的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挡板空腔内侧面上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挡板上的挡板内螺纹槽,设置在所述挡板内螺纹槽中的挡板螺纹柱,设置在所述挡板螺纹柱上的挡板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挡板固定杆上的环形槽,设置在所述挡板空腔内侧面上并用于卡合所述环形槽的限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固定杆上并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挡板冠状齿轮。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空腔内侧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挡板的密封板。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暂存箱上并用于安装所述超滤膜框体和反渗透膜框体的切换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切换孔上的密封辊。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侧面上的密封槽;所述滤膜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超滤膜框体和反渗透膜框体侧面上并用于卡合所述密封槽的密封条。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箱体单元,设置在箱体单元中的滤膜单元,以及设置在箱体单元上并用于切换滤膜单元使用滤膜种类的转盘单元起到了利用膜过滤方式制备超纯水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切换膜种类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一步旋转转盘的操作即可控制切换使用膜的类型同时改变水流大小以适应当前膜处理能力,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转盘具有自动锁定的功能使得膜可以牢固固定不会松动,同时设置暂存箱用于存放不使用的膜并可以对其进行清理和更换,以及设备中与水接触的连接结构处均设有防水连接结构避免水进入机器内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纯水制备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箱体单元与转盘单元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挡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挡板部限位板与环形槽安装方式及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槽与密封条安装方式及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辊安装方式及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柱与限位槽安装方式及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转盘柱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0026]实施例:如附图1、2、3、4、5、6、7以及附图8所示,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包括箱体单元1,设置在所述箱体单元1中的滤膜单元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单元(1),设置在所述箱体单元(1)中的滤膜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单元(1)上并用于切换所述滤膜单元(2)使用滤膜种类的转盘单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单元(1)包括箱体(101),设置在所述箱体(101)内侧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滤膜单元(2)的暂存箱(102),设置在所述箱体(101)上的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设置在所述箱体(101)上的转盘空腔(105),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01)并与所述转盘空腔(105)连通的转盘孔(106);所述滤膜单元(2)包括超滤膜框体(201)、反渗透膜框体(202),用于安装所述超滤膜框体(201)和反渗透膜框体(202)的滤膜螺纹柱(203),设置在所述滤膜螺纹柱(203)上并与所述箱体(101)连接的滤膜密封柱(204),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膜密封柱(204)上并与所述转盘单元(3)啮合的滤膜齿轮(205);所述转盘单元(3)包括转盘(301),设置在所述转盘(301)上并穿过所述转盘孔(106)的转盘柱部(302),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柱部(302)上并与所述滤膜齿轮(205)啮合的转盘冠状齿轮(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1)上的挡板空腔(107),设置在所述箱体(101)上并与所述挡板空腔(107)连通的传动柱孔(108),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空腔(107)并穿过所述传动柱孔(108)与所述滤膜齿轮(205)啮合的挡板部(10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系统的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孔(106)上的限位槽(110);所述转盘柱部(302)包括活动柱(302a),转盘柱(302b),设置在所述转盘柱(302b)上并用于套接所述活动柱(302a)的转盘柱槽(302c),设置在所述活动柱(302a)上的上斜面块(302d),设置在所述转盘柱(302b)上并与所述转盘柱槽(302c)连通的限位柱孔(302e),安装在所述限位柱孔(302e)中的限位柱(302f),设置在所述限位柱(302f)上并与所述上斜面块(302d)贴合的下斜面块(302g),设置在所述活动柱(302a)上的卡合柱(302m),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柱槽(302c)内侧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卡合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竹群孙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