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32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枪和母插,充电枪包括手柄和与手柄固定连接的枪筒,枪筒内设置滑槽和多组齿轮组,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齿轮组啮合,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锁紧柱,锁紧柱的内端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锁紧柱的外端伸出枪筒外,锁紧柱中部设置凸环和限位凸块,母插与新能源汽车固定连接,母插上设置与锁紧柱配合的定位孔和与插片配合的插孔,母插内设置与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环槽,母插朝向充电枪的端面上设置容限位凸块沿母插的轴线方向进入第二环槽内的横向开槽。本方案能有效防止充电枪与母插脱落。电枪与母插脱落。电枪与母插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充电性能至关重要。目前的充电插口一般结构比较简单,仅仅是将充电桩上的插头插设在汽车上的插座的插孔里,这种方式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在进行充电时,插头与插座之间容易出现松动,插头在受到外力时很容易出现滑脱,而由于充电时往往人员不在,插头脱落导致未有效充电,不能正常使用新能源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以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插头容易脱落不能有效充电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枪和母插;
[0006]所述充电枪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枪筒,所述枪筒内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滑槽内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的侧壁固定连接,与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齿条,枪筒上竖直设置将所述滑槽与枪筒下部空间连通的竖向开槽,所述竖向开槽内滑动连接扣杆,所述扣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扣杆的下端向下伸出枪筒外,所述滑槽和所述第一弹簧的轴线均与所述枪筒的轴线平行设置;
[0007]枪筒内竖直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枪筒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一下齿轮和第一上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二下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枪筒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下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上齿轮与所述第二下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0008]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锁紧柱,所述锁紧柱的内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锁紧柱的外端伸出枪筒外,锁紧柱中部设置凸环,枪筒内设置与所述凸环配合的第一环槽,靠近锁紧柱外端的柱面上均布多个限位凸块,多个所述限位凸块分布同一圆周上;
[0009]所述手柄的下端与充电桩的电源线固定连接,枪筒的端面上固定连接用于与母插插接的插片,所述插片与电源线电连接;
[0010]所述母插与新能源汽车固定连接,母插上设置与所述锁紧柱配合的定位孔和与所述插片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与所述插片接触用于导电的簧片,所述簧片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连接,母插内设置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环槽,母插朝向充电枪的端面上设置容所述限位凸块沿母插的轴线方向进入所述第二环槽内的横向开槽。
[0011]本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2]使用本装置时,手握手柄并用手指扣压扣杆使扣杆挤压第一弹簧向靠近手柄方向滑动,直到扣杆后端接触竖向开槽的后端,与扣杆固定连接的滑块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使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下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一上齿轮同步转动,与第一上齿轮啮合的第二下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最后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的锁紧柱转动使在插片与插孔对齐的情况下限位凸块与母插上的横向开槽对齐,保持手指扣紧扣杆将插片插入插孔内与簧片接触,这时限位凸块穿过横向开槽进入第二环槽内,锁紧柱的外端插入定位孔内,母插端面与枪筒端面贴合,松开扣紧扣杆的手指,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滑块带动第一齿条向远离手柄方向滑动,通过齿轮传动最后使锁紧柱上的限位凸块回转到原始位置并与横向开槽错开,限位凸块被限制在第二环槽内不能向远离母插方向移动。
[0013]需要拔掉充电枪时,手握手柄并扣紧扣杆使锁紧柱上的限位凸块转动与母插上的横向开槽对齐,然后向远离母插方向拉扯充电枪即可时充电枪与母插分离。
[0014]与现有的直接将充电桩上的插头插设在汽车上的插座的插孔里相比,本方案的充电枪插拔方便且与汽车上的母插稳固连接,不会从汽车上的母插脱落,有利于对兴能源汽车进行有效充电。
[0015]进一步,为了防止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员在未将充电枪从母插上拔掉的情况下将新能源汽车开走,造成电源线将充电桩或新能源汽车扯坏,设置所述手柄包括下部柄和与枪筒连接的上部柄,所述上部柄的下端面水平设置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开口宽度对应的圆心角a的角度范围为120
°
≤a≤140
°
,所述圆柱槽里设置半径与所述圆柱槽半径相等的金属半圆柱体,所述金属半圆柱体的柱面与下部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金属半圆柱体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圆柱槽内表面镶嵌与所述金属半圆柱体的柱面接触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插片电连接;
[0016]所述枪筒内设置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的轴线与枪筒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滑孔靠近手柄的一端为盲端,第一滑孔的另一端贯穿枪筒,第一滑孔内滑动连接第一滑柱,第一滑柱与第一滑孔的盲端之间水平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孔的盲端和第一滑柱固定连接,第一滑柱靠近盲端的下部柱面上设置缺口,所述缺口内固定连接第二齿条,枪筒内转动连接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
[0017]上部柄内竖直设置第二滑孔,第二滑孔的上端为盲端,第二滑孔内滑动设置第二滑柱,第二滑孔内设置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孔和第二滑柱固定连接,充电枪里竖直设置拉线,所述拉线的上端缠绕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拉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下部柄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第二滑柱配合的限位孔,下部柄的上端面开设有容下部柄绕圆柱槽的轴线旋转的斜口。
[0018]在充电枪未插入母插时,在第二弹簧弹力下,第二滑柱的下部插入下部柄内的限位孔里,金属半圆柱体位于圆柱槽内与导电片接触,这时下部柄不能相对上部柄转动和移动。
[0019]当在将充电枪与母插插接并贴合在一起时,第一滑柱被母插的端面挤压向靠近手柄方向移动,进而,第二齿条推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转轴旋转将拉线缠绕收紧使第二滑柱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向上滑动脱离限位孔。
[0020]当驾驶人员在未将充电枪与母插分离的情况下将新能源汽车开走时,由于枪筒和上部柄还与母插固定连接在一起不能脱离母插,当新能源汽车逐渐远离充电桩时,电源线被拉扯对下部柄产生拉力,在电源线的拉力下下部柄连同金属半圆柱体绕圆柱槽的轴线旋转,当下部柄连同金属半圆柱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由于圆柱槽的开口大于金属半圆柱体的半径,金属半圆柱体由圆柱槽的开口处脱离圆柱槽,下部柄与上部柄分离,达到防止充电桩或车体被拉扯损坏的目的。
[0021]进一步,所述金属半圆柱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串联在电源线上,当所述金属半圆柱体位于所述圆柱槽内时,所述按压开关被圆柱槽内壁挤压使按压开关接通。
[0022]当所述金属半圆柱体脱离所述圆柱槽时,按压开关不受外力按压,这时按压开关断开使金属半圆柱体与电源断开连接,防止人体意外接触到裸露在外的金属半圆柱体而触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包括充电枪和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枪筒,所述枪筒内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滑槽内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第一齿条,枪筒上竖直设置将所述滑槽与枪筒下部空间连通的竖向开槽,所述竖向开槽内滑动连接扣杆,所述扣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扣杆的下端向下伸出枪筒外,所述滑槽和所述第一弹簧的轴线均与所述枪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枪筒内竖直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枪筒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一下齿轮和第一上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二下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枪筒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下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上齿轮与所述第二下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枪筒内与枪筒同轴设置锁紧柱,所述锁紧柱的内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锁紧柱的外端伸出枪筒外,锁紧柱中部设置凸环,枪筒内设置与所述凸环配合的第一环槽,靠近锁紧柱外端的柱面上均布多个限位凸块,多个所述限位凸块分布同一圆周上;所述手柄的下端与充电桩的电源线固定连接,枪筒的端面上固定连接用于与母插插接的插片,所述插片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母插与新能源汽车固定连接,母插上设置与所述锁紧柱配合的定位孔和与所述插片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与所述插片接触用于导电的簧片,所述簧片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连接,母插内设置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环槽,母插朝向充电枪的端面上设置容所述限位凸块沿母插的轴线方向进入所述第二环槽内的横向开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下部柄和与枪筒连接的上部柄,所述上部柄的下端面水平设置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开口宽度对应的圆心角a的角度范围为120
°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