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及其换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324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及其换刀方法,包括机架、中控台、X轴向驱动装置、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横梁装置和第一Y轴向驱动装置;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包括第一刀头、电主轴、可换刀库装置和第一Z轴向驱动装置,X轴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一Z轴向驱动装置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以使电主轴和第一刀头均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可换刀库装置包括若干可拆式连接电主轴的第二刀头、刀架和第二Y轴向驱动装置,刀架上并排设若干夹持爪,第二刀头被夹设于夹持爪上且第二刀头的数量小于夹持爪的数量,电主轴可选择性连接第一刀头或第二刀头;其相对于传统转盘式换刀,节省了待更换刀头的行程,大大提高换刀效率,继而提高后续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加工成本。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及其换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加工
,尤其是指一种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及其换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雕、开料单机的存在无法满足复合加工需求,尤其是在模压门板、办公家具生产过程中,由于办公家具的造型复杂度的增大,需要增加多个刀型,一张整板在加工时往往可能会同时调选6至8把刀进行加工。现有的一般采用转盘式换刀,其通常是在每次换刀时都需要转盘先转动至空置位,电主轴再移动至空置位卸刀,然后转盘再转动至相应待更换的刀头位置,电主轴最后移动至待更换的刀头位置换刀,整个换刀过程复杂,导致换刀所需时间长,继而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及其换刀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及其换刀方法,其相对于传统转盘式换刀,节省了待更换刀头的行程,大大提高换刀效率,继而提高后续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0005]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中控台、X轴向驱动装置、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位于机架上方且沿X轴方向横跨机架的横梁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横梁装置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Y轴向驱动装置;所述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设置于横梁装置上,所述X轴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以使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机架具有工作台面,所述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于工作台面内移动;所述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包括有第一刀头、可拆式连接于第一刀头的电主轴、位于电主轴下方的可换刀库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电主轴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Z轴向驱动装置,所述X轴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一Z轴向驱动装置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以使电主轴和第一刀头均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可换刀库装置包括有若干可拆式连接于电主轴的第二刀头、沿X轴方向延伸的刀架以及用于驱动刀架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Y轴向驱动装置,所述刀架上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夹持爪,所述第二刀头被夹设于夹持爪上且所述第二刀头的数量小于夹持爪的数量,所述电主轴可选择性连接第一刀头或第二刀头;所述中控台分别电连接于X轴向驱动装置、第一Y轴向驱动装置、第二Y轴向驱动装置、电主轴以及第一Z轴向驱动装置,所述中控台为可移动操作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其特征在于:针对可换刀头的铣刀装置配置有第一吸尘装置,所述第一吸尘装置包括有第一吸尘罩、设置于电主轴上的第二Z轴向驱动装置以及连通第一吸尘罩的集尘单元,所述第二Z轴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一吸尘罩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以使第一吸尘罩可遮覆或显露第一刀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装置上设置有集尘箱、用于下料除尘的第二吸尘装置,所述第二吸尘装置包括有第二吸尘罩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吸尘罩升降的斜推气缸,所述第二吸尘罩的吸尘出口通过集尘箱连通集尘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换刀的数控开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包括有集尘三通接头、吸尘管以及用于固定吸尘管的L型支架,所述集尘三通接头具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分别连通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的第三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吸尘罩的吸尘出口,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集尘箱,所述第三接头连通吸尘管,所述L型支架设置于横梁装置上。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良成王杰王卫国秦晓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南兴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