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风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24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冷却风叶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上的冷却风扇,其中:固定环安装在电机上,冷却风扇包括固定环和多个冷却风叶,多个冷却风叶一端部沿固定环周向分布并且该端部均安装在固定环外圆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通过对冷却风叶形状、尺寸和数量的设置,可以提高冷却风叶的冷却效果,有效的控制降低电机的温升,同时加大导向电机部分的气流,降低电机高速运转气流产生的噪音大小,提高了电机的使用质量;通过将冷却风叶设置为尼龙和玻纤材质,并且冷却风叶注塑一体加工而成,保证了冷却风叶的运行强度,也即保证冷却风叶在高速运转的时候不会变形、撕裂,同时降低了电机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风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风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通电后进行高速运转,电枢组件与定子组件的线包通电产生损耗并发热产生温升,为了将电机的温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通过安装冷却风叶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风叶冷却效果较差,无法有效的控制降低电机的温升,同时现有的冷却风叶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加大导向电机部分的气流,进而电机高速运转气流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降低了电机的使用质量;因电机转子高速运转带动冷却风叶转动,离心力极大,冷却风叶需要为金属材质才能保证强度,进而保证在冷却风叶高速运转的时候不会变形甚至因离心力的作用不会导致冷却风叶撕裂,提高了电机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冷却风叶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上的冷却风扇,其中:固定环安装在电机上,冷却风扇包括固定环和多个冷却风叶,多个冷却风叶一端部沿固定环周向分布并且该端部均安装在固定环外圆周上;所述冷却风叶为扇形,并且冷却风叶的宽度大小沿靠近固定环向远离固定环方向逐渐增大;冷却风叶的厚度大小沿宽度方向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
[0004]优选的,所述冷却风叶沿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至少一个为弧形。
[0005]优选的,所述冷却风叶的数量为八个。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风叶为尼龙和玻纤材质,并且冷却风叶注塑一体加工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上具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起筋,固定环内孔径与转轴上的起筋外径过盈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起筋为齿状并周向分布在转轴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风叶装置,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对冷却风叶形状、尺寸和数量的设置,可以提高冷却风叶的冷却效果,有效的控制降低电机的温升,同时加大导向电机部分的气流,降低电机高速运转气流产生的噪音大小,提高了电机的使用质量;通过将冷却风叶设置为尼龙和玻纤材质,并且冷却风叶注塑一体加工而成,保证了冷却风叶的运行强度,也即保证冷却风叶在高速运转的时候不会变形、撕裂,同时降低了电机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机与冷却风扇的机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冷却风扇;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风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风叶装置的冷却风扇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风叶装置的冷却风扇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图4沿A—A线剖视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风叶装置的冷却风叶尺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19]参照图1

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却风叶装置,包括电机1以及安装在电机1上的冷却风扇,其中:固定环2安装在电机1上,冷却风扇包括固定环2和多个冷却风叶3,多个冷却风叶3一端部沿固定环2周向分布并且该端部均安装在固定环2外圆周上;冷却风叶3为扇形,并且冷却风叶3的宽度大小沿靠近固定环2向远离固定环2方向逐渐增大;冷却风叶3的厚度大小沿宽度方向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冷却风叶3沿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至少一个为弧形。冷却风叶3的数量为八个。
[0020]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将冷却风扇上的固定环2安装在电机1上,在电机1通电后内部转子的转动可以带动冷却风扇的转动,冷却风扇的转动可以对电机1进行快速散热冷却处理;通过对冷却风扇中的冷却风叶3沿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至少一个为弧形形状的设计,以及冷却风叶3的厚度大小沿宽度方向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并且冷却风叶3为扇形,冷却风叶3的宽度大小沿靠近固定环2向远离固定环2方向逐渐增大,可以保证冷却风叶3在运行过程中,加大导向电机1部分的气流,进而电机1高速运转气流会产生较小的噪音,提高了电机1的使用质量。
[0021]参照图1

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却风叶装置,冷却风叶3为尼龙和玻纤材质,并且冷却风叶3注塑一体加工而成。
[0022]本实施例中,冷却风叶3为尼龙和玻纤材质,保证了冷却风叶3在运行过程中的强度,也即保证在冷却风叶3高速运转的时候,不会发生变形甚至因离心力的作用导致冷却风叶3撕裂的情形,并且冷却风叶3注塑一体加工而成,降低了电机1整体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3]参照图1

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实施方式,电机1上具有转轴4,转轴上设有起筋,固定环2内孔径与转轴4上的起筋外径过盈配合。起筋为齿状并周向分布在转轴4上。
[0024]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将冷却风扇安装在电机1上时,可以将固定环2安装在转轴4的齿状起筋上,固定环2内孔径与转轴4上的起筋外径过盈配合,降低装配要求、减少对电机1零部件的安装,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自动化生产。
[0025]参照图7,本专利技术对冷却风叶3的截面尺寸提出一种实施例,冷却风叶3数量设置为八个,冷却风叶3沿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为弧形,尺寸截面中以X轴与Y轴交点设为基准坐标0,左边长d1为11.4mm,右边长d2为11.3mm,上边长d3为8.8mm,下边长d4为8.8mm,上弧长中心点d5为18.6mm、d6为14.2mm、半径R1为27.5mm,下弧长中心点d7为52.5mm、d8为41.2mm、半径R2为68mm、边缘圆弧R3为0.3mm过渡。通过该冷却风叶尺寸的设计,在同等电机1转速下加大了导向电机1部分的气流,将现有结构中的电机1温升由95K降低至70K,有效降低了电机1温升,将电机1效率由36%提升至40%,有效的提高了电机1的使用性能,同时将电机1高速运转气流引发的噪音由105dB降低至98dB,有效的降低的电机1运行噪音,提高了电机1质量的一致性。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风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以及安装在电机(1)上的冷却风扇,其中:固定环(2)安装在电机(1)上,冷却风扇包括固定环(2)和多个冷却风叶(3),多个冷却风叶(3)一端部沿固定环(2)周向分布并且该端部均安装在固定环(2)外圆周上;所述冷却风叶(3)为扇形,并且冷却风叶(3)的宽度大小沿靠近固定环(2)向远离固定环(2)方向逐渐增大;冷却风叶(3)的厚度大小沿宽度方向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风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叶(3)沿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平聂李刚潘青文戴亿万罗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舟水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