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21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包括铰接板B,所述铰接板B一端铰接有铰接板A,所述铰接板B外壁设置有自动止血机构,涉及止血器技术领域。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通过设置自动止血机构,从而对患者手臂进行接触并通过弹性绳自身的弹性卡紧,对患者的肱动脉进行自动的按压止血,避免了医生手动按压导致浪费的大力按时间与精力,并且提升按压止血的稳定性,减少失误的发生,同时可以实时的调整铰接板A外壁的滑板的位置,来改变弹性绳处于铰接板A外壁的位置,从而使得在铰接板A与铰接板B向外张开的时候,弹性绳对橡胶垫顶部放置的手臂进行不同力度与压力的按压止血,从而大大提升其适用性,也提升了对患者止血的精确性。也提升了对患者止血的精确性。也提升了对患者止血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止血器
,具体为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创介入的发展,临床心脏及血管的微创介入疗法已经迅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人体的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是介入诊疗必行的途径。近年来,为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更多的微创介入治疗快速发展;经肱动脉路径置入动脉鞘,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接受,但肱动脉穿刺术后需要快速进行止血,而现在临床上肱动脉止血方式多使用弹力绷带。但是目前需要医生先手持无菌敷料在手臂上穿刺手术的位置进行按压,按压时间通常需要持续20分钟左右,在此期间按压力度与持续时间尤为重要,从而大大增加医生的工作负担,并且在按压期间容易因为按压力度减小而导致的伤口恢复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解决了对肱动脉伤口按压止血时导致医生工作负担大幅增加以及按压止血力度不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包括铰接板B,所述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动脉穿刺止血器,包括铰接板B(2),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B(2)一端铰接有铰接板A(1),所述铰接板B(2)外壁设置有自动止血机构(3);所述自动止血机构(3)包括弹性板A(301)、弹性绳(302)、滑板(303)、螺纹槽(304)、弹性板B(305)、固定板(306)、支撑座(307)、橡胶垫(308)、弧形限位块(309),所述弹性板A(301)一端与铰接板A(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板A(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铰接板A(1)通过铰接块铰接,所述弹性板A(301)另一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铰接板A(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302)一端与滑板(30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板(303)外壁与铰接板A(1)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槽(304)开设在铰接板A(1)内部,所述弹性板B(305)一端与铰接板B(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板B(2)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铰接板B(2)通过铰接块铰接,铰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弹性板B(305)另一端与位于有侧的所述铰接板B(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06)一端与两个所述铰接板B(2)之间的铰接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06)另一端与支撑座(30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07)外壁与铰接板B(2)外壁接触,所述橡胶垫(308)底部与支撑座(307)顶部接触,所述弧形限位块(309)外壁与支撑座(307)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307)内部设置有夹紧稳固机构(4);所述夹紧稳固机构(4)包括气槽(401)、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豪杰井元虎常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