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19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穿刺定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穿刺定位装置,其包括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内设有两个定位板,定位管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柱远离定位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块,第一螺纹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一活动环,定位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贯穿定位管上的活动孔并与第一活动环固定连接,且连接柱的一端与第一活动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柱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环,螺纹环和第一活动环之间设有弹性调节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控制夹持穿刺针的力度,以及可以自由调节定位板带动穿刺针运动的高度和角度,操作步骤简单便捷,提高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穿刺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穿刺定位
,具体为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体液做化验,或向体腔注入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而为了方便医生进行准确穿刺往往需要使用到穿刺定位装置。现有的穿刺定位装置需要卡在病人的身上,在操作过程中,会引起病人的不适感,且由于穿刺针头规格较多,定位装置不能很好地掌握穿刺的距离,对于一些经验较少的医生而言操作极为不便。
[0003]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369712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神经介入术用穿刺定位装置,支撑杆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挪动移动块通过定位螺栓调整定位盒的高度,定位盒中设有定位块,将穿刺针贯穿在定位盒中,定位块通过拉杆和弹簧将穿刺针固定,将定位盒通过连接杆与移动块连接,可以通过定位螺栓调整定位盒的高度,且定位盒中设有定位块,并通过弹簧压紧穿刺针,使得穿刺定位稳定,同时,定位盒底端设有定位筒,提高穿刺定位的准确性。
[0004]但该装置的相邻两个螺纹孔之间存在固定距离,定位盒的高度只能调节为几个固定值,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夹持穿刺针的力度;且该定位装置不能满足操作人员调节入针角度的问题,灵活性较低;而且在穿刺过程中,当穿刺针刺入人体后,患者机体往往会产生自我保护动作,如肌肉收紧、移动躲避等,如果不对穿刺针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穿刺针有可能对反应过激的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对穿刺定位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穿刺定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内设有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管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远离定位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一活动环,所述定位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贯穿定位管上的活动孔并与第一活动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和第一活动环之间设有弹性调节件;
[0007]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套设于第一螺纹柱外部的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二活动环的一侧通过上压缩弹簧及下压缩弹簧与第一活动环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对应的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上设有一对第一电磁铁,所述下压缩弹簧的两端对应的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上设有一对第二电磁铁,控制所述定位管一侧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斥力且第二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同时所述定位管另一侧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并产生
磁吸力且第二电磁体通电产生磁斥力,使得两个第一活动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分别推动两个定位板向同侧倾斜;所述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两侧对应设有一对第三电磁铁,分别转动两个第一活动环,使得两个第一活动环通过连接柱带动两个定位板向同侧旋转预定角度,然后控制第三电磁铁通产生磁吸力使得第一活动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分别带动两个定位板保持在旋转后的位置;
[0008]所述螺纹环位于第二活动环远离第一活动环的一侧并与第二活动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下方设有安装板,所述活动块和安装板通过螺纹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螺纹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动块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贯穿活动块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的底端与安装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侧板通过弹性夹持机构连接;
[0009]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两个设置于连接板一侧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贯穿侧板,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固定柱的外部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侧板相接触,所述缓冲弹簧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使用本装置进行穿刺时,通过驱动螺纹环转动,使得螺纹环朝向第二活动环移动,进而通过螺纹环驱动第二活动环和第一活动环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柱驱动定位板移动,减少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距离,通过两个定位板夹持住穿刺针,根据第一压缩弹簧的形变程度,控制夹持穿刺针的力度,通过设置的弹性防滑套,减少穿刺针相对定位板滑动的可能,提高穿刺时的安全性;
[0012]2.使用本装置进行穿刺时,当需要调整穿刺针的进针角度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定位管一侧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斥力且第二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同时定位管另一侧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且第二电磁体通电产生磁斥力,使得两个第一活动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分别推动两个定位板向同侧倾斜;此时两个定位板倾斜角度为绕定位管的轴线左右倾斜,进而在两个定位板发生倾斜后,两个定位板之间夹持的穿刺针也跟随定位板发生同步倾斜,进而实现了调整穿刺针的进针角度,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穿刺需求。
[0013]3.使用本装置进行穿刺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定位管两侧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以使得两个定位板发生倾斜并带动穿刺针调节角度后,当上压缩弹簧或下压缩弹簧被压缩后,相对应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为F,上压缩弹簧或下压缩弹簧的压缩量M=F/k,在上压缩弹簧或下压缩弹簧被压缩后,第一活动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带动定位板转动a角度,且sina=M/L=F/(k*L)。通过预先在控制器内输入k、L值,并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实时传入控制器中的F值,再输入上述计算公式及三角函数关系,可通过控制器显示两个定位板带动穿刺针转动的角度a,进而为操作人员掌握穿刺针的进针角度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穿刺的效率和准确性。
[0014]4.使用本装置进行穿刺时,当需要对穿刺针绕第一螺纹柱的轴线旋转并调整进针角度时,同步的分别转动两个第一活动环,使得两个第一活动环通过连接柱带动两个定位板向同侧旋转预定角度,此时第一活动环通过连接柱对应的定位板转动,直至转动至预定角度;此时定位板同时带动穿刺针转动至预定角度;然后控制第三电磁铁通产生磁吸力,使
相对应的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磁吸引,使得第一活动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分别带动两个定位板保持在旋转后的位置,进而使得两个定位板之间的穿刺针保持在调整后的预定角度,以便进行预定角度的穿刺。
[0015]5.使用本装置进行穿刺时,当患者由于肌肉抽搐、身体摆动、咳嗽等导致身体颤动时,会通过连接板挤压缓冲弹簧,使得第一压力传感器实时测得的压力值发生变化,当第一压力传感器实时测得压力值与初始值的差值超过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同时控制第二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同时第三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使得第二活动环与对应的第一活动环磁吸引,进而使得两个第一活动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带动两个定位板相互远离,进而使两个定位板松开夹持的穿刺针,使得患者身体能带动穿刺针自由运动,以防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内设有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管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远离定位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一活动环,所述定位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贯穿定位管上的活动孔并与第一活动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和第一活动环之间设有弹性调节件;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套设于第一螺纹柱外部的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二活动环的一侧通过上压缩弹簧及下压缩弹簧与第一活动环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对应的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上设有一对第一电磁铁,所述下压缩弹簧的两端对应的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上设有一对第二电磁铁,控制所述定位管一侧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斥力且第二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同时所述定位管另一侧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并产生磁吸力且第二电磁体通电产生磁斥力,使得两个第一活动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分别推动两个定位板向同侧倾斜;所述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两侧对应设有一对第三电磁铁,分别转动两个第一活动环,使得两个第一活动环通过连接柱带动两个定位板向同侧旋转预定角度,然后控制第三电磁铁通产生磁吸力使得第一活动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柱分别带动两个定位板保持在旋转后的位置;所述螺纹环位于第二活动环远离第一活动环的一侧并与第二活动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下方设有安装板,所述活动块和安装板通过螺纹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螺纹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动块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贯穿活动块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的底端与安装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侧板通过弹性夹持机构连接;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两个设置于连接板一侧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贯穿侧板,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固定柱的外部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侧板相接触,所述缓冲弹簧与所述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勤苗牛杨冬谊刘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