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99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包括涤纶纤维本体,涤纶纤维本体包括外层、抑菌层、透气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壁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内壁设置有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所述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均呈螺旋阵列编织,所述粘接层的内壁粘接有围丝,所述围丝的内壁设置有混丝,所述混丝均与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水层外壁铺设有透气层,透气层外壁粘接有抑菌层,最后与外层组成涤纶纤维本体,抑菌层为碳纤维材质,可以抑制细菌生长,透气层进一步提高抗菌性,涤纶纤维编织紧密,且不易断裂损坏,抑菌效果好,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


[0001]本技术涉涤纶
,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0003]涤纶纤维具有模量高、强度高、弹性高、良好的保形性和耐热性等优点, 已成为用途最广、耗量最大的纤维品种。涤纶纤维性能出众应用领域广泛,但在生产过程中结构较为简单,导致涤纶纤维编织松弛,易断裂受热损坏的现象发生,且抑菌效果差,降低了涤纶纤维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包括涤纶纤维本体,涤纶纤维本体包括外层、抑菌层、透气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壁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内壁设置有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所述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均呈螺旋阵列编织,所述粘接层的内壁粘接有围丝,所述围丝的内壁设置有混丝,所述混丝均与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相连接,所述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的内壁均设置有棉纤维层。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抑菌层为碳纤维材质,所述抑菌层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透气层为透气薄膜材质,所述防水层为尼龙材质。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粘接层为符合粘胶材质,所述粘接层均与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基础纤维三和围丝的尺寸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棉纤维为棉纤维材质,所述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基础纤维三和面纤维层均通过加弹机构加弹。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层厚度为0.05

0.1mm,所述抑菌层和防水层厚度均为0.02

0.03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用于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通过设置有涤纶纤维本体、外层、抑菌层、透气层、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基础纤维三、混丝、围丝和粘接层,在混丝外围包裹有围丝,在围丝表面编织连接有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且通过复合粘胶的粘接层进行
加固,粘接层外壁粘接有防水层,防水层外壁铺设有透气层,透气层外壁粘接有抑菌层,最后与外层组成涤纶纤维本体,抑菌层为碳纤维材质,可以抑制细菌生长,透气层进一步提高抗菌性,涤纶纤维编织紧密,且不易断裂损坏,抑菌效果好,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使用效率。
[0014]2、该用于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通过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可以增加涤纶纤维的防水能力,防止水分破坏内层,提高了涤纶纤维的防水性。
[0015]3、该用于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通过设置有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基础纤维三和棉纤维层,棉纤维层、基础纤维一、基础纤维二和基础纤维三均通过加弹机构加弹,增加涤纶纤维本体的弹性,使编织更紧密且更具有弹性。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的涤纶纤维本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的涤纶纤维本体结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的涤纶纤维本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涤纶纤维本体;2、外层;3、抑菌层;4、透气层;5、防水层;6、基础纤维一;7、棉纤维层;8、粘接层;9、基础纤维二;10、混丝;11、围丝;12、基础纤维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包括涤纶纤维本体1,涤纶纤维本体1包括外层2、抑菌层3、透气层4和防水层5,防水层5的内壁设置有粘接层8,粘接层8的内壁设置有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均呈螺旋阵列编织,粘接层8的内壁粘接有围丝11,围丝11的内壁设置有混丝10,混丝10均与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相连接,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的内壁均设置有棉纤维层7。
[0027]请参阅图2,抑菌层3为碳纤维材质,抑菌层3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0028]请参阅图2,透气层4为透气薄膜材质,防水层5为尼龙材质。
[0029]请参阅图2,粘接层8为符合粘胶材质,粘接层8均与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基础纤维三12和围丝11的尺寸相适配。
[0030]请参阅图2,棉纤维为棉纤维材质,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基础纤维三12和面纤维层均通过加弹机构加弹。
[0031]请参阅图2,外层2厚度为0.05

0.1mm,抑菌层3和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包括涤纶纤维本体(1),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本体(1)包括外层(2)、抑菌层(3)、透气层(4)和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的内壁设置有粘接层(8),所述粘接层(8)的内壁设置有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所述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均呈螺旋阵列编织,所述粘接层(8)的内壁粘接有围丝(11),所述围丝(11)的内壁设置有混丝(10),所述混丝(10)均与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相连接,所述基础纤维一(6)、基础纤维二(9)和基础纤维三(12)的内壁均设置有棉纤维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紧密的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3)为碳纤维材质,所述抑菌层(3)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敖齐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三江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