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馈线组特征参数聚类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馈线组特征参数聚类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对于配电网网架合理性评估、可靠性评估以及配电网建设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的研究非常有限,主要研究集中于对配网络元件连接关系(即拓扑结构)的分析,以及以拓扑分析为基础的潮流、短路、网损和可靠性等计算,忽略了对中压配电网络结构特征提取和典型接线模式识别,缺乏对接线模式的进一步统计分析,因而难以发现所研究的中压配电网的本质特征。
[0003]对于实际的区域中压配电网,如能识别出存在有哪些典型接线模式,统计出各接线模式在整个中压配电网接线中所占比例,则会有助于配电网规划设计人员理解该网的特征,从而实现对该配电网的网架结构的完整分析。同时,在缺少可靠性数据的情况下,对中压配电网进行接线模式识别,全面了解中压配电网结构特征,发现其薄弱环节,这对下一步规划改造中接线模式的简化和标准化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r/>[0004]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馈线组特征参数聚类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0,获得待分析供电区域中的中压配电网的基础数据;步骤S11,采用深度优先搜索对所述配电网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判定所述供电区中包含的所有馈线组和配电线路的线路参数;步骤S12,通过所获得的线路参数,获取所有馈线组接线模式特征参数;步骤S13,对所有馈线组接线模式特征参数,以预先确定的典型接线模式所对应的标准参数为聚类中心,采用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处理,识别所有馈线组的接线模式;步骤S14,对所述供电区域中识别出的所有馈线组的接线模式进行统计分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进一步包括:步骤S110,搜索馈线组:针对所有变电站母线,从变电站母线开始,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搜索出所有具有拓扑连接的结构体,每一结构体形成一个馈线组;步骤S111,搜索馈线组中的线路:针对任一馈线组,断开所有常开开关,从变电站母线开始,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搜索出所有具有连接关系的拓扑树,每一拓扑树形成一条线路;步骤S112,统计获得每条线路的线路参数:线路类型;开关数;常开开关数;常闭开关数;电源点数及编号序列;环网单元数目及编号序列;负荷点数,若负荷点数=0,则判断该线路为备用线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进一步包括:步骤S120,预先定义所述馈线组接线模式特征量表示如下:P=(P1,P2,P3,P4,P5,P6)
ꢀꢀꢀꢀꢀꢀꢀꢀꢀꢀꢀꢀꢀ
(1)其中:P1—馈线组包含的线路总数;P2—馈线组类型,架空线路取值为1,电缆线路取值为0;P3—馈线组包含的电源点总数;P4—馈线组包含的常开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龙龙,邓世聪,胡冉,康文韬,韦涛,陈海,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