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86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该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包括在饲养过程中给予10L/14D光照周期处理的步骤。该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降低了饲养成本,维持了产蛋后期生产性能,提高了蛋壳质量,降低了破蛋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干预,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实现蛋鸡健康养殖。鸡健康养殖。鸡健康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禽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据调查,产蛋后期生产的无经济价值的鸡蛋可达到8%

10%左右。蛋鸡进入产蛋后期(60周龄)以后,由于新陈代谢机能衰退,对饲料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再加上生殖系统损伤,导致产蛋率和蛋品质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蛋壳表面粗糙、有暗斑、蛋壳薄脆、质地松散等问题。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下降35%

45%左右,破蛋率达到10%

20%,其中因蛋壳质量下降而导致的破蛋率高达10%

15%。进入产蛋后期蛋鸡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和生殖器官损伤严重,蛋壳腺内膜钙离子转运载体激活量减少,引起蛋壳钙化紊乱,蛋壳表面钙沉积不均,严重影响蛋壳质量。
[0003]光周期作为影响禽类生产的重要生态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摄食、繁殖等。蛋重、蛋壳厚度和蛋黄比率等蛋品质指标易受到光周期的影响。当光照时长在11

18小时以内时,蛋鸡可以保持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在目前的饲养管理中,产蛋期的光照时长多为14

16小时光照。
[0004]相比其他动物,禽类对光更为敏感。蛋鸡的排卵

产蛋循环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和环境适应性,蛋壳形成一般在夜间,需在子宫内停留15

16个小时。因此通过在产蛋后期调整光周期来调控蛋壳的形成时间,有望能够改善蛋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降低了饲养成本,维持了产蛋后期生产性能,提高了蛋壳质量,降低了破蛋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干预,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实现蛋鸡健康养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0007]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包括在饲养过程中给予10L/14D光照周期处理的步骤。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09](1)饲喂管理
[0010]选择商品日粮,自由采食、饮水;
[0011](2)光照处理
[0012]于产蛋后期,在室温、一定相对湿度的条件下,每天进行10L/14D光照周期的照射。
[0013]进一步地,步骤(2)中室温温度为20

25℃,相对湿度50

65%;光照的光源采用40w的白炽灯泡。
[0014]进一步地,步骤(2)中室温温度为24℃,相对湿度60%。
[0015]进一步地,照射周期采用6:00

16:00光照、16:00

6:00黑暗(10L/14D)的光照模式。
[0016]进一步地,所述光照的强度为20lx。
[0017]进一步地,所述光照的光源布设方式为:灯线布置在两列笼组中间位置的走道上方,相邻两条灯线上的灯交错排布;同一灯线上相邻灯呈上下高低排布,较高的灯放置在距笼顶层1米,较低的灯放置在自上往下第二层笼的食槽高度,相邻灯间距1.5米。
[0018]进一步地,步骤(2)光照处理的周期按产蛋后期、每天10L/14D的辐照频率进行至少10周。
[0019]进一步地,所述产蛋后期为70

80周龄蛋鸡。
[002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0021]如前所述的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
[0022]进一步地,采用上述光照方法进行蛋鸡养殖后,饲喂蛋鸡产蛋的破蛋率降低至5.5%,产蛋率增加至72%。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光照方法,是在传统认知中16L/8D的光照制度是蛋鸡高产的前提下进行的,主要针对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进行改进。通过在蛋鸡产蛋后期适当的缩短光照时间、延长黑暗时间,不仅降低了饲养成本,而且维持了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同时提高了蛋壳质量、降低了破蛋率,且不影响其生产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干预。相比现有报道的11L/13D通过缩短光照周期利于产蛋排卵、利于产蛋率的研究、仅是提高了产蛋率、对蛋壳品质提升有限、无法针对性解决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该光照方法采用特定的光照模式,操作简单,适用性优异,黑暗时间的延长促进了蛋壳钙的沉积,利于蛋壳形成,明显改善了产蛋后期的蛋品质、大大减少了破蛋率,较好的提高了蛋鸡生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实现蛋鸡健康养殖,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蛋壳颜色及暗斑等级的对照标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10L/14D处理周期对蛋鸡产蛋后期的蛋壳颜色、暗斑影响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对照组16L/8D的处理周期对蛋鸡产蛋后期的蛋壳颜色、暗斑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以下产品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普通商品。
[0029]实施例1
[0030]该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0031](1)饲喂管理
[0032]选择商品日粮,饲喂蛋鸡自由采食、饮水;
[0033](2)光照处理
[0034]于产蛋后期,在室温24℃、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采用40w的白炽灯泡、光照的强度为20lx,每天进行6:00

16:00光照、16:00

6:00黑暗(10L/14D)的光照模式照射;照射周期至少维持10周。
[0035]实施例2
[0036]如实施例1的光照方法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鸡蛋品质,饲喂蛋鸡产蛋的破蛋率降低至5.5%,产蛋率增加至72%;蛋壳质量,如蛋壳比重、强度、厚度均显著增加,同时也改善了蛋黄颜色,降低了暗斑蛋数量。
[0037]一、试验方法
[0038]选取体重相近的80周龄海兰褐蛋鸡14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笼养方式,每笼3只鸡。
[0039]首先将鸡在环控室内预饲一周,正式试验开始后,给予以下2个处理:对照组为6:00

22:00光照、22:00

6:00黑暗(16L/8D)的光照模式;处理组为6:00

16:00光照、16:00

6:00黑暗(10L/14D)的光照模式。
[0040]室内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60%,光源为40w的白炽灯泡,光照强度为20lx;试验期间饲喂商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饲养过程中给予10L/14D光照周期处理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饲喂管理选择商品日粮,自由采食、饮水;(2)光照处理于产蛋后期,在室温、一定相对湿度的条件下,每天进行10L/14D光照周期的照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室温温度为20℃

25℃,相对湿度50%

65%;光照的光源采用40w的白炽灯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的强度为20l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鹃田通林海焦洪超赵景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