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乡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84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后箱体;所述前箱体由第一固定夹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夹夹头部分的鱼头固定器组成,所述鱼头固定器由两片鱼头形状的鱼头护具铰接而成;所述后箱体由第二固定夹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夹夹头部分的鱼尾固定器组成,所述鱼尾固定器由两片鱼尾形状的鱼尾护具铰接而成;所述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规格相同。所述鱼尾固定器的大小小于鱼头固定器,鱼头固定器底部设有滑槽,鱼尾固定器底部固定设有对应装配滑槽的滑块;本装置通过固定夹与滑槽结构的设计,使得可以适应不同长短粗细的实验鱼,操作简单省力。操作简单省力。操作简单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


[0001]本技术设计鱼类实验器具,具体为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水产科研机构的不断研究探索,我国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鱼类生长繁殖到鱼类病害防治等一系列研究探索均需要将鱼类进行固定,例如在鱼类动物养殖中,经常会对所养殖的鱼类动物进行多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的防治; 在观赏鱼类养殖中,需要对所养观赏鱼进行人工繁育;在高校的教学研究中,经常会对鱼类进行解剖、注射药物、活体采血,以此来观察鱼类内部器官,观察药物对鱼类的作用。活体的鱼类动物通常难以固定,药物的注射、人工繁育、活体采血通常比较困难。
[0003]现有的一体式鱼类实验固定器在面对不同长度的实验鱼时,无法适应,需要人手工用力固定,使用不便。并且现有的鱼类实验固定器,多采用夹具直接固定鱼。但是鱼表面往往会分泌粘液并且由于应激会疯狂扭头以及甩尾,导致固定效果不佳。为了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反而需要进一步加大夹取力度,从而导致鱼表面损伤,影响后续的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
[0005]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后箱体;
[0006]所述前箱体由第一固定夹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夹夹头部分的鱼头固定器组成,所述鱼头固定器由两片鱼头形状的鱼头护具铰接而成;
[0007]所述后箱体由第二固定夹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夹夹头部分的鱼尾固定器组成,所述鱼尾固定器由两片鱼尾形状的鱼尾护具铰接而成;所述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规格相同。
[0008]所述鱼尾固定器的大小小于鱼头固定器,鱼头固定器底部设有滑槽,鱼尾固定器底部固定设有对应装配滑槽的滑块;
[0009]所述鱼头固定器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尾部固定器顶部设有第二开口,尾部固定器后部设有第三开口;
[0010]所述鱼尾护具和鱼头护具均采用软体材质,优先采用橡胶。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装置通过固定夹与滑槽结构的设计,使得可以适应不同长短粗细的实验鱼,操作简单省力。
[0013]2、本装置通过鱼头护具与鱼尾护具的设置,避免了往常鱼类固定器损伤鱼表面的问题。并且鱼头护具与鱼尾护具具有包裹效果,可限制鱼类的扭动,降低实验难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箱体部分的平面展开图。
[0016]1箱体、2前箱体、3后箱体、4第一固定夹、5鱼头固定器、6鱼头护具、7第二固定夹、8鱼尾固定器、9鱼尾护具、10滑槽、11滑块、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第三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前箱体2、后箱体3;
[0018]所述前箱体2由第一固定夹4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夹4夹头部分的鱼头固定器5组成,所述鱼头固定器5由两片鱼头形状的鱼头护具6铰接而成;
[0019]所述后箱体3由第二固定夹7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夹7夹头部分的鱼尾固定器8组成,所述鱼尾固定器8由两片鱼尾形状的鱼尾护具9铰接而成;所述第一固定夹4与第二固定夹7规格相同。
[0020]所述鱼尾固定器8的大小小于鱼头固定器5,鱼头固定器5底部设有滑槽10。鱼尾固定器8底部固定设有对应装配滑槽10的滑块11;
[0021]所述鱼头固定器5顶部设有第一开口12,尾部固定器8顶部设有第二开口13,尾部固定器8后部设有第三开口14;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13共同组成了鱼腹部的实验视窗开口,第三开口14单独作为鱼尾部实验视窗开口,
[0022]所述鱼尾护具6和鱼头护具9均采用软体材质,优先采用橡胶,保证大面积包裹鱼表面的同时,减少硬物划伤,不至于损伤鱼表面。并且鱼头护具6与鱼尾护具9形成包裹鱼整体的夹具,可大幅减少鱼扭动造成的实验负担。
[0023]本装置在使用时,打开第一固定夹4与第二固定夹7,夹取实验鱼后,夹尾向下放置在试验台上。正常情况下,鱼头部分大于鱼尾部分,本装置将鱼尾护具的大小设置小于鱼头护具,在使用中,可通过滑槽,将鱼尾护具9套进鱼头护具6,以适应不同的长短。通过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第三开口14完成实验后,重新打开第一固定夹4与第二固定夹7,可释放实验鱼。
[0024]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实验用固定器,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后箱体;所述前箱体由第一固定夹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夹夹头部分的鱼头固定器组成,所述鱼头固定器由两片鱼头形状的鱼头护具铰接而成;所述后箱体由第二固定夹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夹夹头部分的鱼尾固定器组成,所述鱼尾固定器由两片鱼尾形状的鱼尾护具铰接而成;所述鱼尾固定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华毛会丽刘征权马文博赵平原付美媛闫利萍郭欣雨李奇龙王橼关建义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