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胶履带销矩形结构弹性体衬套布置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履带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挂胶履带销矩形结构衬套分布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国外及国内,中、重型履带车辆装备履带多采用双板双销橡胶金属铰链结构,通过在履带销(金属骨架)表面硫化矩形弹性体衬套,然后压装到履带板体销孔中,形成金属橡胶铰链,提高履带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降低振动、提高效率,并能改善啮合副的啮合质量。矩形弹性体衬套的结构及分布是否最优化会影响履带金属铰链的使用,同时影响履带的使用寿命。目前,装甲车辆行动系统领域内,对于橡胶金属铰链计算涉及甚少,特别是橡胶衬套分布过盈量计算长期以来处于技术空白状态,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多沿用一些国外测绘数据。随着车辆轻量化、功率分配的精细化,对履带橡胶金属铰链橡胶衬套分布分析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弹性衬套分布设计方法,解决对于不同吨位履带车履带橡胶金属铰链分布优化,实现履带销矩形衬套分布合理,同时能够提升橡胶金属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胶履带销矩形结构弹性体衬套布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整车战斗权重、履带环受力及衬套材料力学性能关系分析,已知计算得到单个矩形衬套外圆直径履带销外径矩形衬套宽度板体销孔直径步骤2、基于单个矩形衬套沿履带销轴向剖视,对剖视截面按照规则形状网格划分,得到一个矩形截面Ⅰ、一个矩形截面Ⅱ及两个扇形截面Ⅲ;步骤3、基于形衬套(1)的宽度外圆直径倒圆角履带销(2)的外径根据环形体体积计算公式,得到矩形截面Ⅰ环形体的最大体积、名义体积及最小体积;步骤4、基于矩形截面Ⅰ环形体的最大体积、名义体积及最小体积计算时输入的衬套倒圆角极限值,计算截面Ⅱ宽度的极限上差值、名义值及极限下差值,根据环形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矩形截面Ⅱ环形体的最大体积、名义体积、最小体积;步骤5、基于矩形截面Ⅱ环形体体积计算时输入的衬套倒圆角极限值和截面Ⅱ的宽度极值,计算出自由状态下矩形截面Ⅱ环形体的理论外圆直径的极限上差值、名义值和极限下差值,再计算扇形截面Ⅲ环形体的最大体积、名义体积、最小体积;步骤6、基于矩形截面Ⅰ环形体、矩形截面Ⅱ环形体、扇形截面Ⅲ环形体的最大体积、名义体积及最小体积,计算自由状态下单个矩形衬套的最大体积、名义体积及最小体积,再计算履带销上分布n个矩形衬套总体积的最大值、名义值、最小值;步骤7、基于步骤6计算得单个矩形衬套总体积最大值、名义值、最小值,在对应履带销直径的极限上差、名义值、极限下差情况下,分别计算矩形衬套总体积的每一种极限值对应履带板体销孔极限上差、名义值、极限下差时,单个胶环的实际工作长度;步骤8、基于步骤6计算得单个矩形衬套总体积三种极值、履带销外圆直径三种极值及矩形衬套倒圆角三种极值情况下,对应履带板销孔极限上差、名义值、极限下差时,计算履带板体销孔设定长度下矩形衬套填充体积、矩形衬套自由状态厚度、矩形衬套压装到履带板销孔后径向压缩量;所述的单个矩形衬套总体积三种极值为最大体积、名义体积、最小体积;所述的矩形衬套倒圆角三种极值为极限上差、名义值、极限下差;所述的履带销外圆直径三种极值为极限上差、名义值、极限下差;步骤9、计算单个矩形衬套径向压缩比、n个矩形衬套总工作长度及填充系数计算,根据设定范围径向压缩比参数值、板体的长度、填充系数进一步评价矩形衬套分布合理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矩形衬套在自由状态下,矩形截面Ⅰ环形体的最大体积、名义体积及最小体积分别为:式中,d
un
为履带销直径极限下差值;为矩形截面Ⅰ环形外圆直径极限上差值,即D
up
和R
un
分别为衬套外圆极限上差值和圆角极限下差值;h
up
为衬套宽度极限上差值;式中,d为履带销直径名义值;为矩形截面Ⅰ环形外圆直径名义值,即D
和R分别为衬套外圆和圆角名义值;h为衬套宽度名义值;式中,d
up
为履带销直径极限上差值;为矩形截面Ⅰ环形外圆直径极限下差值,即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张宇,徐家刚,曹立,袁科,毕力格图,侯智婕,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