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169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藏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基于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刻画多边形断层的分布、周边其他流体运移通道的分布、附近的振幅异常特征、以及多边形断层上下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来分析多边形断层和其他流体运移通道与油气/水合物成藏的空间匹配关系,确定流体运移规律,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油气成藏期的流体运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浅部油气成藏和水合物成藏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确定具体工区发育的多边形断层在垂向流体运移中的作用,有助于客观评价其对浅层油气或水合物成藏的影响,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正确认识油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准确寻找有利目标靶区。标靶区。标靶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藏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油气成藏期的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边形断层PFs(Polygonal faults):是一种通常发育在海相粘土岩中的小型层控正断层,既无优势走向也无优势倾向,因其在平面上呈多边形而得名。多边形断层为非构造成因,目前学术界主流的多边形断层成因类型有三种,包括有密度反转、脱水收缩、成岩作用,主要受控于发育多边形断层的地层岩性和地层水特征。流体在地层中发生的移动称为流体运移,主要方式为扩散和聚集性流体运移(Focusedfluid migration),后者主要是指流体沿运移通道(如断层、气烟囱、底辟构造、不整合面、高渗透性倾斜地层等)发生的垂向和侧向运移,将流体由深部地层运移至浅部构造高部位,从而对浅层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成藏提供重要的油气来源。当油气藏达到异常超压或水合物发生分解造成异常超压时,超压可造成已有流体运移通道(如气烟囱、断层等)的激活/活化,或导致新的流体运移通道的形成,从而发生流体运移、泄压。
[0003]大量的油气成藏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研究表明,原地形成的生物成因气不足以形成规模的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案例显示,埋深较小的浅层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烃源主要来自于深部的热成因气。因此,作为疏导油气的流体运移通道,在油气和水合物成藏中发挥着提供烃源的重要作用。另外,除了积极的建设作用外,当油气藏达到异常超压或水合物发生分解时,异常超压还可诱发断层、气烟囱等通道的形成或活化,从而使油气等沿流体运移通道运移、泄压,对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起到破坏作用。当泄漏的油气等流体由地层运移至海水甚至大气中,还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和气候影响。综上,掌握流体运移通道的分布特征,了解其在油气/ 水合物成藏中的作用,研究流体运移规律,对于油气勘探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0004]流体主要的运移方式包括扩散和聚集性流体运移,常见的聚集性流体运移通道包括断层、气烟囱、底辟构造、不整合面、倾斜地层等。其中,多边形断层是一种特殊的小型层控正断层,常发育在海相粘土岩中,因其在平面上显现出多边形的几何形状而得名。多边形断层既没有优势走向也没有优势倾向,断距较距(通常为10~50m),倾角较陡(通常为40~70
°
)。多边形断层为非构造成因,目前广泛认为有密度反转、脱水收缩、成岩作用驱动三种成因。前人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将多边形断层视为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认为其存在对多边形断层上部的油气或水合物藏提供了烃类来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学者在不同地区发现,多边形断层发育的地层下方存在着油气藏 (地震资料上表现为高振幅、低速度等),但沿多边形断层及在其浅部地层中均未发现能够反映流体渗漏的振幅异常等特征,表明其上部的多边形断层可能并不能作为流体运移的良好通道,而是作为非渗透性的盖层封堵下部油气。
[0005]综上,有必要具体深入分析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中的作用,客观评价其对油气
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作用。
[0006]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并没有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油气成藏期的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目前,人们通常将多边形断层想当然地视为流体运移的通道,很多文章提出:“多边形断层的存在为垂向流体运移提供的通道,促进了油气在浅层聚集成藏”。但通过具体分析大量案例,发现多数研究并未给出确凿的证据,而是直接将多边形断层作为垂向流体运移通道。这可能会导致研究人员对多边形断层上部的油气藏总结出错误的成藏模式,从而无法正确指导寻找有利油气目标靶区。只有少数研究人员提出,多边形断层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对流体运移过程起着有限的作用,提出多边形断层在形成初期可能排出流体,发生局部少量流体运移;有些多边形断层甚至可以作为非渗透性盖层封堵下方的油气。因此,针对多边形断层发育区,有必要深入分析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中的作用,客观评价其对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作用。
[0007]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目前断层封闭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今断层封闭性的好坏,而在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是在地质历史时期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中的断层的封闭性。因此,较难去直接表征在成藏时期多边形断层的封堵能力,即其封闭性。
[0008]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拟将多边形断层上下聚集的油气显示、反映流体运移路径的局部振幅异常等作为判断多边形断层是否在油气运移方面对浅层油气/水合物成藏的作用。具体地,是利用地震资料来识别多边形断层的分布、周边其他流体运移通道的分布、附近的振幅异常特征、以及多边形断层上下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进而分析多边形断层和其他流体运移通道与油气/水合物成藏的空间匹配关系,确定流体运移规律,从而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浅部油气成藏和水合物成藏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介质。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包括:
[0011]利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刻画多边形断层的分布、周边其他流体运移通道的分布、附近的振幅异常特征、以及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分析多边形断层和其他流体运移通道与油气/水合物成藏的空间匹配关系,确定流体运移规律;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油气成藏期的流体运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浅部油气成藏和水合物成藏的作用。
[0012]进一步,所述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通过地震资料追踪与精细解释识别多边形断层,确定多边形断层的分布特征;
[0014]步骤二,利用地震或其他资料,确定研究区除多边形断层之外的其他流体运移通道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0015]步骤三,基于井震资料,分析多边形断层上部地层中的高振幅油气藏或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多边形断层下部地层中的高振幅油气藏,以及其他代表流体运移路径的局部振幅异常等特征;
[0016]步骤四,基于步骤一至步骤三确定的特征,分析多边形断层、其他流体运移通道、浅部地层中油气藏或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等要素的空间匹配关系;
[0017]步骤五,根据各要素的空间匹配关系来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以及浅部油气/水合物成藏中的作用。
[0018]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多边形断层的分布特征包括:发育多边形断层地层的岩性特征、多边形断层发育深度及形态特征;
[0019]所述多边形断层发育深度及形态特征包括:埋深范围、厚度以及几何形态特征等要素。
[0020]进一步,所述确定多边形断层发育深度及形态特征包括:
[0021]通过垂向地震剖面上的断层解释、过多边形断层的层位解释及平面相干体属性提取技术分析多边形断层的形态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包括:利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刻画多边形断层的分布、周边其他流体运移通道的分布、附近的振幅异常特征、以及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分析多边形断层和其他流体运移通道与油气/水合物成藏的空间匹配关系,确定流体运移规律;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油气成藏期的流体运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浅部油气成藏和水合物成藏的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地震资料追踪与精细解释识别多边形断层,确定多边形断层的分布特征;步骤二,利用地震或其他资料,确定研究区除多边形断层之外的其他流体运移通道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步骤三,基于井震资料,分析多边形断层上部地层中的高振幅油气藏或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多边形断层下部地层中的高振幅油气藏,以及其他代表流体运移路径的局部振幅异常等特征;步骤四,基于步骤一至步骤三确定的特征,分析多边形断层、其他流体运移通道、浅部地层中油气藏或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等要素的空间匹配关系;步骤五,根据各要素的空间匹配关系来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以及浅部油气/水合物成藏中的作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多边形断层的分布特征包括:发育多边形断层地层的岩性特征、多边形断层发育深度及形态特征;所述多边形断层发育深度及形态特征包括:埋深范围、厚度以及几何形态特征等要素。4.如权利要求2所述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边形断层发育深度及形态特征包括:通过垂向地震剖面上的断层解释、过多边形断层的层位解释及平面相干体属性提取技术分析多边形断层的形态特征;通过时间相干属性图识别多边形断层的平面几何形态,结合地震剖面的解释成果,确定多边形断层是否具有层控、延伸长度和断距较小或其他特征;同时确定多边形断层的埋深以及厚度等特征。5.如权利要求2所述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边形断层地层的岩性特征包括:利用测井或岩心资料,确定多边形断层发育层的岩性特征,进而确定可能的多边形断层成因类型;所述多边形断层地层的岩性特征主要是指由细粒沉积物组成,包括但不限于是否发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秀夏萦卢明月王民卢双舫陈勇邓少贵魏周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