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用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35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1
本申请涉及一种女儿墙用防渗结构,涉及房屋防渗的领域,其包括女儿墙主体以及压顶,所述压顶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女儿墙主体,所述女儿墙主体两侧墙面均可拆设置有保温板,所述压顶底部预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保温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保温板外设置有防水层。本申请具有将保温板包覆在墙体内,避免雨水积留渗入女儿墙内的效果。墙内的效果。墙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女儿墙用防渗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墙体防渗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女儿墙用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0003]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161516773785.4的中国专利,提出了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女儿墙顶面设置有压顶,压顶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女儿墙外侧墙面铺粘有保温板,女儿墙与压顶之间由下往上还依次铺粘有抹灰底层、防水卷材层和防水保护层,防水卷材层一端与女儿墙内侧墙面的防水卷材层相搭接为一体,另一端向外延伸至女儿墙外侧的保温板并与保温板外侧在竖向上齐平;女儿墙外侧墙面还水平设置L型卡槽;L型卡槽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女儿墙外侧墙面紧贴并固定,水平部外端与保温板内侧面抵紧;位于L型卡槽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部分的内侧面与女儿墙外侧面形成的缝隙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女儿墙体仅仅通过粘土与保温板连接,保温板外露于墙体,由于保温板与墙体之间的粘土极易受到侵蚀,存在保温板连接不够稳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保温板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女儿墙用防渗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女儿墙用防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女儿墙用防渗结构,包括女儿墙主体以及压顶,所述压顶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女儿墙主体,所述女儿墙主体两侧墙面均可拆设置有保温板,所述压顶底部预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保温板上固定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保温板外设置有防水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板设置在女儿墙主体两侧,且压顶两侧突出于女儿墙主体,雨水从压顶上流下,同时保温板外设置防水层,与压顶共同作用减少雨水从保温板四周渗入,通过连接保温板上的连接片和预设在压顶内的固定块,使得保温板与压顶连接,增强保温板在女儿墙上的稳定性。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固定在所述连接片上的连接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块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块在所述安装孔内的限位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板贴设在女儿墙墙面上,使连接片上的连接块与固定块位置对应后,将连接块安装在安装孔内,并通过限位件固定,即完成了保温板在女儿墙面上的安装,简便快捷。
[0011]可选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卡块,所述卡块于所述空腔内沿所述连接块的竖直中
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均通过复位件与所述空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两对立侧壁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通孔连通设置,所述卡块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卡块进入所述限位孔的驱动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通过复位件安装在固定块内的安装孔内后,驱动件推动空腔内的卡块,两个卡块的相互远离的端部穿过与空腔连通的通孔后,进入限位孔,实现连接块与固定块的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驱动件设置为螺钉,所述连接块底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螺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卡块靠近所述螺钉的端部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短边所在侧面与所述螺钉侧面抵接,且梯形块的斜边朝向远离所述螺纹孔的方向倾斜。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钉穿过连接块的螺纹孔进入空腔,螺钉的端部首先与梯形块的斜面抵接,在螺钉不断旋入的过程中,不断朝向梯形块斜面的底部运动,从而使得梯形块在水平方向上向两侧移动远离螺钉,与梯形块连接的卡块因此朝向通孔运动,直至卡块的端部进入固定块的限位孔内,实现保温板与压板连接稳定,需要更换保温板时取下螺钉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0015]可选的,所述复位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卡块侧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内壁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钉使卡块的端部卡接在限位孔内后,与卡块固定连接的弹簧被拉伸,在对保温板进行检修或者替换的过程中,拆卸螺钉,两个梯形块会在弹簧的回弹作用下恢复至连接块的空腔内,从而实现保温板的拆卸。
[0017]可选的,所述保温板与所述压顶底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防水材料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防水材料使保温板与压板间的连接紧密,既保证雨水不会飘落渗透入保温板,又能给予保温板一定的热胀冷缩空间,延长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0019]可选的,所述压顶顶面设置为斜面。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斜面,雨水从压顶上表面流向他处,压顶不易积水。
[0021]可选的,所述防水层设置防水涂层以及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从所述压顶底部端面延伸至楼板,且在所述女儿墙主体的转角处设置为弧形。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层与防水涂料双重防水作用,有效避免雨水渗入女儿墙主体以及保温板,雨水经过压顶流向防水卷材层,从防水卷材层上流向楼板,墙角处设置为弧形,避免雨水积留在墙角。
[0023]可选的,楼板靠近所述防水卷材层处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底壁连接有排水管。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流压顶和防水卷材层积留在楼板顶部的凹槽内,设置排水管,雨水从凹槽经排水管流走,减少雨水积留。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螺钉连接保温板上的连接片以及压板内的连接块,使保温板与压板连接稳固,且当需要对保温板进行检查或更换时,拆卸螺钉即可,操作方便;
[0027]2.女儿墙与楼板一体,女儿墙外设置保温板,保温板上端连接压顶,且与压顶之间
的间隙填充弹性防水材料,保温板外包覆有防水卷材层,防水卷材层与压顶共同作用,减少雨水积留渗入保温板的可能性,有效避免女儿墙体渗水。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女儿墙主体;2、圈梁;3、压顶;4、保温板;5、防水层;51、防水涂料层;52、防水卷材层;6、凹槽;7、排水管;8、连接片;9、连接块;10、螺钉;11、限位孔;12、卡块;13、弹簧;14、固定块;15、安装孔;16、螺纹孔;17、通孔;18、梯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女儿墙用防渗结构。参照图1,女儿墙用防渗结构包括楼板,楼板边缘设置有圈梁2,圈梁2上设立有立柱钢筋,立柱钢筋上连接有压顶钢筋,向钢筋上浇灌混凝土,筑成与楼板一体的女儿墙主体1以及压顶3,压顶3的两侧边缘均突出于女儿墙主体1且压顶3的顶部端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女儿墙用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女儿墙主体(1)以及压顶(3),所述压顶(3)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女儿墙主体(1),所述女儿墙主体(1)两侧墙面均可拆设置有保温板(4),所述压顶(3)底部预设有多个固定块(14),所述保温板(4)上固定有连接片(8),所述连接片(8)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块(14)连接,所述保温板(4)外设置有防水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女儿墙用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固定在所述连接片(8)上的连接块(9),所述固定块(14)内设置有安装孔(15),所述连接块(9)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块(9)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块(9)在所述安装孔(15)内的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女儿墙用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卡块(12),所述卡块(12)于所述空腔内沿所述连接块(9)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12)均通过复位件与所述空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9)两对立侧壁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与所述空腔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块(14)内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孔(11)与所述通孔(17)连通设置,所述卡块(12)插接于所述限位孔(11)内,所述连接块(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卡块(12)进入所述限位孔(11)的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彬陈琪黄彬陈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亦非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