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122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利用测量系统测量变压器油的温度、压力和流量;利用油液颗粒度检测仪检测潜油泵进出口油液中固体颗粒的成分和粒度;根据所述温度、压力和流量以及潜油泵进出口的油液中的成分、密度和粒径分布确定边界条件;选择合适的冲蚀模型进行潜油泵受冲蚀的主要区域和整体冲蚀速率的数值模拟;计算潜油泵受颗粒冲蚀产生的体积随时间的积累量;对之后一段特定时间后潜油泵进出口的颗粒浓度和粒径分布进行检测,与冲蚀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较准;通过对比较准之后的仿真模型对潜油泵的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进行预测,并对潜油泵何时达到阈值进行预警。并对潜油泵何时达到阈值进行预警。并对潜油泵何时达到阈值进行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颗粒冲蚀的损伤评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的传输和合理分配显得尤为重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随着我国技术的进步,变电站中变压器的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目前变电站中的变压器因电压等级升高,阀侧绕组、出线结构和套管的内绝缘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除了绝缘问题,散热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铜损、铁损的存在而发热,这种温升会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绝缘材料的寿命、机械强度、负荷能力及使用年限。为了降低温升,提高功率,保证变压器安全经济地运行,变压器必须进行冷却。因此变压器的冷却系统的稳定性是需要我们进行集中关注的,作为变压器冷却系统中的驱动部件,潜油泵的性能对变压器的强制冷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0910243707.4的专利技术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存储的变压器油液泵入变压器管路回路中;对所述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油液的温度、流量以及潜油泵进出口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对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油液所含固体颗粒进行成分和粒度进行检测,确定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油液的固体颗粒的成分、密度、浓度以及粒径分布;基于所述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油液的温度、流量、潜油泵进出口的压力,和所述固体颗粒的成分、密度以及粒径分布,选择合适的冲蚀模型,并在冲蚀模型的油液中设置与所述固体颗粒的成分、密度、浓度以及粒径分布相同的固体颗粒;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潜油泵受到冲蚀的主要区域以及整体的冲蚀速率;基于所述受到冲蚀的主要区域以及整体的冲蚀速率,计算得到受冲蚀产生的颗粒的体积随时间的积累量,所述冲蚀模型中颗粒的体积随时间的积累量的仿真结果,与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潜油泵进出口的油液颗粒度进行对比校准,判断对比误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所述对比误差超过可接受的范围,则重新选择合适的冲蚀模型,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模拟效果,如果所述对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调整优化冲蚀模型的参数,得到校准后的冲蚀模型;基于所述校准后的冲蚀模型,对所述潜油泵的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程度进行预测,并对潜油泵何时达到损伤阈值进行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油液的温度、流量、潜油泵进出口的压力,和所述固体颗粒的成分、密度、浓度和粒径分布是作为仿真模拟中边界条件的参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变压器管路回路中的潜油泵入口和出口出处附近分别设置了油液检测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管路回路中的潜油泵入口和出口处的油液检测点在一段特定时间间隔后测量所述潜油泵入口和出口处的油液成分和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油泵入口和出口处的油液成分和粒度确定潜油泵进出口处一段特定时间间隔后的成分、密度、浓度以及粒径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油液的温度、流量、潜油泵进出口的压力,和所述固体颗粒的成分、密度以及粒径分布等数据都实时进入仿真平台中,与冲蚀模型中的仿真数据进行信息交互。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基于颗粒分析的潜油泵损伤程度评估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供油系统,用于将存储在油箱(1)中的变压器油液通过阀门(2)和供油控制模块泵入变压器管路回路中;测量系统,用于利用流量计(6)、压力计(7)、压力计(9)、热电偶(10)对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恩范明豪苏文黄钰期赵跃祁炯陈海鹏马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