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面成型磨钻、骨表面磨锉器械及髌骨修整成型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12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面成型磨钻、骨表面磨锉器械及髌骨修整成型器械,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所述骨面成型磨钻包括动力器械连接部和切割部,切割部包括至少两个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扇状基座,第一扇状基座设有径向排布的磨削齿,从而在相邻第一扇状基座之间形成碎骨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骨面成型磨钻在磨削骨面时产生的碎骨会直接掉落至碎骨腔内,收集更方便,并且其磨削骨面时产生的碎骨无需经过第一扇状基座表面和骨切割面再滑落至碎骨腔内,这样不会影响第一扇状基座表面和骨切割面,不易磨损第一扇状基座表面,可保持骨切割面的光洁度,适用于对髌骨等各类骨的表面修整。用于对髌骨等各类骨的表面修整。用于对髌骨等各类骨的表面修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面成型磨钻、骨表面磨锉器械及髌骨修整成型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手术器械
,特别是指一种骨面成型磨钻、骨表面磨锉器械及髌骨修整成型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损伤置换中存在着髌骨损伤的情况,一般临床手术中存在着两种方式进行处理:髌骨假体置换方式和非标准手动处理方式。
[0003]髌骨假体置换方式是指,在髌骨损伤、软骨损伤或者周围骨质增生情况下,采用手术的方式对髌骨表面在动力装置下进行切除,置换安装上相对应型号的髌骨假体。
[0004]非标准手动处理方式,即膝关节临床手术过程中,在髌骨损伤或周围组织增生异形态情况下,术者通过非标准器械,如咬骨钳、骨锉、骨凿等器械进行大致的外形手工修复。
[0005]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通过骨面成型磨钻对髌骨或是其他骨头处理过程中,均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骨面成型磨钻在对骨头进行磨削时所产生的碎骨容易残留在骨面成型磨钻的表面和骨头的切割面之间,容易磨损骨面成型磨钻的表面,且无法保持骨头的切割面的光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面成型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面成型磨钻(3)包括动力器械连接部(31)和切割部(33),所述切割部(33)包括至少两个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扇状基座(331),所述第一扇状基座(331)设有径向排布的磨削齿(3311),从而在相邻第一扇状基座(331)之间形成碎骨腔(3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面成型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器械连接部(31)和切割部(33)之间设有用于与骨表面磨锉器械上定位环(42)相配合的导向部(32),所述导向部(32)的外径与所述定位环(42)的内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面成型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2)包括至少两个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扇状基座(321),所述第一扇状基座(331)位于所述第二扇状基座(321)上;和/或,所述导向部(3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定位环(42)的上端面相配合的阻挡面(322),所述阻挡面(322)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环(42)的直径;和/或,所述切割部(33)的外径小于所述导向部(32)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骨面成型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状基座(331)的旋转方向前边沿设有所述磨削齿(3311);和/或,所述骨面成型磨钻(3)的磨削面为内弧形磨削面;和/或,每个第一扇状基座(331)上的磨削齿(3311)均为至少两个且间隔排布;和/或,所述磨削齿(331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底边和旋转方向前面的边两者之间的夹角为直角。5.一种骨表面磨锉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的骨面成型磨钻。6.一种髌骨修整成型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从侧面夹持髌骨的髌骨固定器(1),所述髌骨固定器(1)上设有磨钻导向器(4)和用于承载髌骨的承托件(2),所述磨钻导向器(4)上设有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的骨面成型磨钻(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髌骨修整成型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髌骨固定器(1)包括在中部铰接的一对钳体(11、11

),所述一对钳体(11、11

)均包括钳头(111、111

)和钳柄(112、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髌骨修整成型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钳体(11、11

)的铰接轴处设有基台(113),所述磨钻导向器(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台(113)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雪峰刘卫涛张彦恺周刚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