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理耐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10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监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增加该建筑施工场地监控装置的功能性,保证对建筑施工场地安全的检测,便于使用;通过设置安装机构,便于对监控装置进行保护密封,避免出现监控装置附着的灰尘过多时导致监控装置损坏的现象,提高监控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用且经济,从而提高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的使用性。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的使用性。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监控
,特别是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和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一般简称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现在市面上较为适合的工地监控系统是手持式视频通信设备,视频监控现在是主流。从最早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技术角度出发,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划分为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到第二代基于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项目建设一开始在工地建立无线综合监控系统,将工地视频监控和危险源监控等功能集成到一起,能有效地充当现场项目经理及管理团队的科技助手,保证项目的安全实施。
[0003]在现有技术中房屋建筑施工用的监控装置在使用时时,还具有以下缺点:
[0004]在现有技术中,往往把监控装置固定在建筑墙体上,这样使监控装置会存在监控死角,同时建筑施工地会有很多灰尘,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附着的灰尘过多,会容易导致监控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监控装置,所述板体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安装孔。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壳、限位孔、电动推杆、调节杆、调节齿块、转动块和固定柱。
[0008]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外部一侧固定有调节杆。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齿块,所述调节齿块的外部一侧啮合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柱。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电动推杆带动调节杆在来回滑动时通过调节齿块带动转动块转动做往复运动,转动块通过在固定柱的外表面转动,固定柱的一端与板体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监控装置来回做往复运动。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形状大小与限位孔相适用,所述调节杆通过限位孔滑动连接在固定壳的内部一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电动推杆带动调节杆在固定壳内部的限位孔内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齿块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调节齿块线性阵列于调节杆的外部一侧,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调节杆在来回滑动时通过调节齿块带动转动块转动做往复运动。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阻尼转轴、安装块、第一固定壳、第一弹簧、连接板、走线孔、第二固定壳和固定螺栓。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壳,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安装块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走线孔,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板根据监控装置的大小将将监控装置紧紧顶在第一安装壳内部,便于对监控装置进行保护密封。
[001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和连接板的内部一侧均开设有走线孔,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圆周阵列于第一固定壳的内部一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监控装置一端的安装线插到连接板和安装块内部开设的走线孔内,便于线路的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连接板通过凸块与第一固定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内部一侧均开设有孔,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壳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壳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固定壳螺纹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盖上第二固定壳后,通过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连接起来,便于对监控装置进行保护密封。
[002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板将该装置固定在监控区域的建筑墙体上,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调节杆在固定壳内部的限位孔内滑动,调节杆在来回滑动时通过调节齿块带动转动块转动做往复运动,转动块通过在固定柱的外表面转动,固定柱的一端与板体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监控装置来回做往复运动,从而增大监控装置的监控区域,避免出现过多的监控死角,增加该建筑施工场地监控装置的功能性,保证对建筑施工场地安全的检测,便于使用;
[0024]2、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板外部一侧的阻尼转轴对该装置的监控角度进行调节,将监控装置安装在第一固定壳内
部,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板根据监控装置的大小将将监控装置紧紧顶在第一安装壳内部,将监控装置一端的安装线插到连接板和安装块内部开设的走线孔内,便于线路的连接,盖上第二固定壳,通过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连接起来,便于对监控装置进行保护密封,避免出现监控装置附着的灰尘过多时导致监控装置损坏的现象,提高监控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用且经济,从而提高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安装机构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安装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该综合监控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板体,2

调节机构,201

固定壳,202

限位孔,203

电动推杆,204

调节杆,205

调节齿块,206

转动块,207

固定柱,3

固定板,4

安装机构,4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4),所述安装机构(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监控装置(5),所述板体(1)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安装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壳(201)、限位孔(202)、电动推杆(203)、调节杆(204)、调节齿块(205)、转动块(206)和固定柱(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01),所述固定壳(20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限位孔(202),所述固定壳(20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03),所述电动推杆(203)的外部一侧固定有调节杆(20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04)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齿块(205),所述调节齿块(205)的外部一侧啮合连接有转动块(206),所述转动块(206)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柱(20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04)的形状大小与限位孔(202)相适用,所述调节杆(204)通过限位孔(202)滑动连接在固定壳(201)的内部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齿块(205)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调节齿块(205)线性阵列于调节杆(204)的外部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理耐吕雪元
申请(专利权)人:于理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