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定位结构、方法及汽车零部件X射线检测设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定位方法及利用该定位结构的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检测定位结构、定位方法及利用该结构的汽车零部件X射线检测设备、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损检测设备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许多汽车零部件,如,轮毂、踏板、制动数、制动盘、轴颈、转向节等都是关键的安全件。这些零部件表面出现细微裂纹,或者内部有缺陷,在长期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裂纹会从外表逐渐向内发展,或者由内向外延伸,进而产生安全隐患。因此,上述零部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无损检测。
[0003]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在不破坏受检测对象的前提下测定、评价物体内部或表层物理和机械性能及各类缺陷和其他技术参数的综合性检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X射线实时成像无损检测设备在汽车零部件探伤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0004]目前,无损检测的检测定位结构比较简单,仍然停留在人工定位拍片技术或者是半自动化简单单个工件的检测定位结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X射线管移动摆动机构、成像板移动机构、检测流水线、管头光闸、定位传感器;其中X射线管移动摆动机构、检测流水线安装于检测铅房内;成像板移动机构安装于检测流水线中间与X射线管上下对照;管头光闸安装在X射线管出束窗上;定位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流水线上,用于识别待检测汽车零部件是否到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X射线管移动摆动机构包括:支撑底座、回转支承机构、偏转圆底板、升降立架、升降导轨、升降移动电机丝杠机构、升降托板、横向移动支架、横向移动导轨、横向移动电机丝机构、横向移动托板、X射线管卡、极限位置传感器一、极限位置传感器二、极限位置传感器三、极限位置传感器四、极限位置传感器五、极限位置传感器六;其中支撑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铅房内地面,所述回转支承机构侧装于支撑底座上,所述偏转圆底板通过高强螺栓侧装于回转支撑机构上,所述升降立架侧装在偏转圆底板上,为了提高精度、克服安装误差,所述回转支承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驱使圆底板带动升降立架沿竖直轴做
±
30
°
偏转运动;其中升降导轨侧装在升降立架上,升降托板侧装于升降导轨上,所述横向移动支架与升降托板垂直方向连接,升降立架的顶板和升降立架的底端之间安装连接升降移动电机丝杠机构,所述升降移动电机丝杠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驱使横向移动支架沿升降导轨方向做竖直升降运动;其中横向移动导轨安装在横向移动支架上,横向移动支架的顶板和升降托板之间安装连接横向移动电机丝杠机构,所述横向移动电机丝杠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驱使横向移动托板沿横向移动导轨方向做水平方向横向运动;所述X射线管卡安装在横向移动托板上,用于固定X射线管;其中X射线管移动摆动机构的升降导轨两端安装分别安装限位传感器一、极限位置传感器二,用于限制X射线管升降行程;在X射线管移动摆动机构的偏转圆底板的
±
30
°
处分别安装极限位置传感器三、极限位置传感器四,用于限制X射线管的偏转行程;在X射线管移动摆动机构的横向移动导轨的两端分别安装极限位置传感器五、极限位置传感器六,用于限制X射线管的横移行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像板移动机构安装在检测流水线中间,包括:成像板横向移动底框架、成像板横向移动电机齿条机构、成像板横向移动导轨、成像板横向移动托板、极限位置传感器七、极限位置传感器八; 所述成像板横向移动底框架安装于检测流水线中间,成像板横向移动导轨安装在成像板横向移动底框架上方,成像板横向移动托板安装连接在成像板横向移动导轨上,成像板横向移动电机齿条机构安装于成像板横向移动底框架上方,所述成像板横向移动电机齿条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驱使成像板横向移动托板沿水平方向横向运动,在成像板移动机构的成像板横向移动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极限位置传感器七、极限位置传感器八,用于限制成像板的横移行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检测流水线安装在检测铅房内,包括:待检测传送线、检测完毕传送线;所述成像板移动机构安装于待检测传送线和检测完毕传送线之间;两套传送先均由伺服电机驱动,待检测汽车零部件通过待检测传送线传送至成像板移动机构上方,经过检测后传送至检测完毕传送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气动管头光闸安装于X射线
管上,包括:气缸、闸板、极限位置传感器九、极限位置传感器十;用于遮挡X射线,在气动管头光闸的气缸的两端分别安装极限位置传感器九、极限位置传感器十,用于反馈气动管头光闸的闸板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传感器可活动设置于检测流水线上,用于识别待检测零部件到位情况。7.一种检测定位结构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初始化阶段:操作台上的上位机发出命令经由控制柜传达至检测定位结构,各个机械驱动装置驱动各个运动轴回归各自原点位置,相应坐标清零;第二步,待料阶段:定位传感器被输送至待检测传送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超,李芳,刘芳秋,孙鹏,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