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035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供氧调节装置、转换装置、呼出气体净化装置,呼出气体净化装置上端通过转换装置连接有复合式呼吸装置,复合式呼吸装置位于箱体外侧,转换装置一端与供氧调节装置相连接,转换装置另一端穿出箱体并连接有净化气体暂存装置,箱体上安装有智能调节监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供氧调节装置、转换装置、呼出气体净化装置、复合式呼吸装置、净化气体暂存装置的共同配合,形成了闭式呼吸供氧回路,达到了呼吸用氧再生循环利用的目的,再配合智能调节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不同使用高度氧气浓度的智能自动调节,合理供氧,进一步延长了氧气使用时间。了氧气使用时间。了氧气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氧呼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高原环境下进行户外必要的活动,如高原边防巡逻、急进高原长途奔袭、高原考察探险、低氧环境抢险等,受高原低氧环境的制约性较大,人体缺氧容易造成机能下降,严重者乃至罹患急性高原病,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因此,人体在高原环境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防护性供氧设备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人体生理卫生学研究表明:以海平面呼吸纯氧为例,人体在呼吸过程中仅有4%~5%体积的氧气参加呼吸交换,95%以上体积的氧气随呼出气被排入大气。如果我们设法将人体呼出气主要成分是剩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汽收集起来,通过化学的方法净化、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使未参加过肺交换的剩余氧气再供人体呼吸循环使用,同时补充所消耗掉的部分体积氧气,就可大大提高氧气的利用率,由此形成闭式呼吸回路系统,达到呼出气再生循环利用的目的。目前传统的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虽然能实现氧气的闭路循环利用,但无法根据使用高度对需要的氧气浓度进行实时自动调节,导致氧气浓度供应不合理,不能进一步延长氧气使用时间,且传统的供氧呼吸系统中呼气管道和吸气管道为两根独立分开的管道,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通过供氧调节装置、转换装置、呼出气体净化装置、复合式呼吸装置、净化气体暂存装置的共同配合,形成了闭式呼吸供氧回路,达到了呼吸用氧再生循环利用的目的,再配合智能调节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不同使用高度氧气浓度的智能自动调节,合理供氧,进一步延长了氧气使用时间,复合式呼吸装置中呼气管道、吸气通道一体设置,占用空间小,携带、使用方便。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供氧调节装置、转换装置、呼出气体净化装置,呼出气体净化装置上端通过转换装置连接有复合式呼吸装置,复合式呼吸装置位于箱体外侧,转换装置一端与供氧调节装置相连接,转换装置另一端穿出箱体并连接有净化气体暂存装置,箱体上安装有智能调节监控系统;
[0006]所述转换装置包括混合管,混合管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供氧通道、净化储存通道,供氧通道远离混合管的一端与氧气流量管与相连接,净化储存通道远离混合管的一端与净化气体暂存装置相连接,净化储存通道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卸压机构、防窒息机构,混合管上端内侧同轴心设有呼气连接短管,呼气连接短管与混合管之间形成吸气连接腔,呼气连接短管与混合管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圆环,第一连接圆环上与净化储存通道、供氧通道相对应的一侧均开有中间吸气穿孔;
[0007]所述复合式呼吸装置包括复合式呼吸通道,复合式呼吸通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呼
吸面罩,复合式呼吸通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头、下连接头,复合式呼吸通道包括呼气管道、外管道,外管道位于呼气管道外侧,外管道与呼气管道之间形成吸气通道;
[0008]所述呼出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收集筒、吸附筒、防尘精滤部件,收集筒、吸附筒下端均为开口设置,吸附筒位于收集筒内部与收集筒同轴心安装,防尘精滤部件紧密贴合在吸附筒外壁且不与收集筒接触,吸附筒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内端盖,收集筒下端螺纹连接有外端盖,吸附筒上端竖直贯穿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呼气连接短管同轴心设置且进气通道上端与呼气连接短管下端紧密接触,进气通道侧壁均布有内滤孔,吸附筒侧壁均布有外滤孔,收集筒内放置有二氧化碳吸附剂,收集筒上端与与净化储存通道、供氧通道相对应的一侧均开有下吸气穿孔,下吸气穿孔与净化储存通道、供氧通道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筒上端设有开口连接短管,开口连接短管与混合管下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头包括外连接短管,外连接短管内侧同轴心设置有内连接短管,内连接短管与外连接短管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圆环,第二连接圆环上竖直贯穿开有上吸气穿孔,内连接短管下端与内连接短管上端可拆卸连接,外连接短管下端与混合管上端可拆卸连接,内连接短管上端与呼气管道下端固定连接,外连接短管上端与外管道下端固定连接,上连接头包括上连接短管,上连接短管上端与呼吸面罩可拆卸连接,上连接短管下端与外管道上端固定连接,上连接短管下端内壁与呼气管道上端口外壁之间设有隔离圆环,隔离圆环一处开有吸气口,吸气口上安装有吸气阀,呼气管道上端口内安装有呼气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精滤部件为金属过滤膜。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卸压机构包括上延伸管、上密封盖,上延伸管下端与净化储存通道一体连通设置,上延伸管上端为开口端,上密封盖下侧与上延伸管上端滑动密封连接,上密封盖直径大于上延伸管内径,上密封盖下侧边缘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下端与上延伸管外壁下端固定连接,上延伸管外壁下端设有与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的环状凸起。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窒息机构包括下延伸管,下延伸管上端与净化储存通道一体连接,下延伸管下端开有防窒息孔,防窒息孔滑动连接防窒息活动块,防窒息活动块内端设有圆挡板,圆挡板直径大于防窒息孔直径,圆挡板直径小于下延伸管内径,圆挡板内侧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圆挡板的一端与净化储存通道侧壁固定连接,净化储存通道侧壁开有与防窒息孔同轴心设置的内通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供氧调节装置包括高压氧气瓶、供氧调节执行机构、应急供氧瓶,高压氧气瓶出口端安装有主开关阀、应急供氧瓶出口端安装有应急开关阀,供氧调节执行机构包括氧气流量管,氧气流量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和氧气压力表,流量调节阀外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氧气流量管一端与高压氧气瓶出口端连接,氧气流量管另一端与供氧通道相连接,应急供氧瓶出口端与氧气流量管与相连接,高压氧气瓶、应急供氧瓶位于流量调节阀同一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调节监控系统包括高度测控模块、氧浓度测控模块、电源模块、中央处理器,高度测控模块、氧浓度测控模块、电源模块、驱动电机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高度测控模块用于实时采集使用高度,氧浓度测控模块包括安装在混合管内部的氧浓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混合管内部的氧气浓度,电源模块用于向驱动电机供电,中央处理器预先设定各使用高度的氧气浓度阈值,并将其作为目标值,高度测控模块
实时采集使用高度数据,并将实时高度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器,氧浓度测控模块实时采集系统回路吸入的氧气浓度数据,并将氧浓度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实时高度数据和氧气浓度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预先设定的使用高度氧气浓度目标阈值进行比对,若对比结果出现偏差,中央处理器促使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流量调节阀转动,调节氧气流量管内的氧气流量,直至系统回路中的使用高度氧气浓度在目标阈值范围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呼气管道、外管道均为波纹软管。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供氧调节装置、转换装置、呼出气体净化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安装有供氧调节装置(2)、转换装置(3)、呼出气体净化装置(5),呼出气体净化装置(5)上端通过转换装置(3)连接有复合式呼吸装置(4),复合式呼吸装置(4)位于箱体(1)外侧,转换装置(3)一端与供氧调节装置(2)相连接,转换装置(3)另一端穿出箱体(1)并连接有净化气体暂存装置(6),箱体(1)上安装有智能调节监控系统(7);所述转换装置(3)包括混合管(31),混合管(3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供氧通道(32)、净化储存通道(33),供氧通道(32)远离混合管(31)的一端与氧气流量管(221)与相连接,净化储存通道(33)远离混合管(31)的一端与净化气体暂存装置(6)相连接,净化储存通道(33)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卸压机构(34)、防窒息机构(35),混合管(31)上端内侧同轴心设有呼气连接短管(311),呼气连接短管(311)与混合管(31)之间形成吸气连接腔(313),呼气连接短管(311)与混合管(3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圆环(312),第一连接圆环(312)上与净化储存通道(33)、供氧通道(32)相对应的一侧均开有中间吸气穿孔(3121);所述复合式呼吸装置(4)包括复合式呼吸通道(41),复合式呼吸通道(4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呼吸面罩(42),复合式呼吸通道(4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头(415)、下连接头(414),复合式呼吸通道(41)包括呼气管道(411)、外管道(412),外管道(412)位于呼气管道(411)外侧,外管道(412)与呼气管道(411)之间形成吸气通道(413);所述呼出气体净化装置(5)包括收集筒(51)、吸附筒(52)、防尘精滤部件(53),收集筒(51)、吸附筒(52)下端均为开口设置,吸附筒(52)位于收集筒(51)内部与收集筒(51)同轴心安装,防尘精滤部件(53)紧密贴合在吸附筒(52)外壁且不与收集筒(51)接触,吸附筒(52)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内端盖(523),收集筒(51)下端螺纹连接有外端盖(511),吸附筒(52)上端竖直贯穿设置有进气通道(521),进气通道(521)与呼气连接短管(311)同轴心设置且进气通道(521)上端与呼气连接短管(311)下端紧密接触,进气通道(521)侧壁均布有内滤孔(5211),吸附筒(52)侧壁均布有外滤孔(5201),收集筒(51)内放置有二氧化碳吸附剂(522),收集筒(51)上端与与净化储存通道(33)、供氧通道(32)相对应的一侧均开有下吸气穿孔(5101),下吸气穿孔(5101)与净化储存通道(33)、供氧通道(3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51)上端设有开口连接短管(512),开口连接短管(512)与混合管(31)下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414)包括外连接短管(4141),外连接短管(4141)内侧同轴心设置有内连接短管(4142),内连接短管(4142)与外连接短管(414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圆环(4143),第二连接圆环(4143)上竖直贯穿开有上吸气穿孔(4144),内连接短管(4142)下端与内连接短管(4142)上端可拆卸连接,外连接短管(4141)下端与混合管(31)上端可拆卸连接,内连接短管(4142)上端与呼气管道(411)下端固定连接,外连接短管(4141)上端与外管道(412)下端固定连接,上连接头(415)包括上连接短管(415),上连接短管(415)上端与呼吸面罩(42)可拆卸连接,上连接短管(415)下端与外管道(412)上端固定连接,上连接短管(415)下端内壁与呼气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砺剑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