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绕组测温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指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其主要的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或磁芯)。
[0003]在变压器的使用过程中,当出现过载的情况,变压器通常会当其冲,因此,对变压器绕组热电的监控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保护变压器免于损坏,甚至是过度的使用。
[0004]目前,常规的方法为模拟或计算温度值,但是却无法精确测量出,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测量绕组实际温度值的系统或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及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贯通盘,安装于变压器油箱壁上,且具有若干个光纤接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盘(10),安装于变压器油箱壁(11)上,且具有若干个光纤接口;耐油光纤(12),位于变压器油箱内,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光纤接口处,另一端延伸至变压器绕组处,且在该端设有光纤探头;光纤跳线(13),位于变压器外,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光纤接口处,另一端连接有光纤温控仪(14);贯通器(15),设置在各个光纤接口处,并用于连接耐油光纤(12)和光纤跳线(13);串行服务器(16),与光纤温控仪(14)连接,并无线连接有后台电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罩(20),安装于变压器油箱壁(11)上,并能够遮掩和容纳贯通盘(10)、光纤跳线(13)以及光纤温控仪(14);降温装置(21),设于保护罩(20)的任意侧,且至少具有进风端、出风端以及气源(21c),所述气源(21c)启动时,能够产生自进风端向出风端流动的气流;其中,所述降温装置(21)至少具有壳体(210)、制冷部(211)和除湿部(212),所述进风端设于壳体(210)上,当气源(21c)启动时,气流经过制冷部(211)和除湿部(212)并进入保护罩(2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211)包括:制冷体(30),所述制冷体(30)至少具有独立的第一腔室(31)和第二腔室(32),所述第一腔室(31)和第二腔室(32)的底部均设有排出管(33);伸缩软管(34),连接于进风端和第一腔室(31)之间;水雾产生装置(35),设于所述第二腔室(32)内,且可在第二腔室(32)内产生水雾;连通管(36),一端与第一腔室(3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腔室(32)的顶部中部连接;供水系统(37),所述供水系统(37)至少具有用于向水雾产生装置供水的供给部分(370)以及与第二腔室(32)底部连通回流系统(371),所述第二腔室(32)的排出管(33)与所述回流系统(371)连通,并在各排出管(33)上设有控制阀(33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产生装置(35)包括:若干个传动轮(350),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腔室(32)的顶部;传动带(351),传动连接于各个传动轮(350)之间;第一plc电机,能够控制至少一个传动轮(350)旋转;若干个喷雾体(352),安装于传动带(351)上,且分别位于相邻的传动轮(350)之间;喷雾嘴(353),安装于喷雾体(352)上,并在喷雾嘴(353)的输出端设有变径分流模块(40);其中,所述供水部分(370)至少具有与喷雾体(352)连通的水管(3701)、水源(3702)以及安装于水管(3701)上的增压泵(3700);当增压泵(3700)向喷雾体(352)供水时,第一plc电机驱动传动轮(350)交替的顺时针
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并配合喷雾嘴(353)在第二腔室(32)内产生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雾旋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分流模块(40)包括:气管(400),与所述喷雾嘴(353)的输出端连接;基板(401),安装于所述气管(400)上,且设于与所述气管(400)同轴心设置的第一气口(401a);若干个限位柱(402),以第一气口(401a)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的分布在基板上(401);齿环(403),与第一气口(401a)同轴心设置,且在齿环(403)上设有供限位柱(402)活动的滑槽(403a),所述滑槽(403a)均以第一气口(401a)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呈弧形状延伸;若干个分流板(404),至少具有第一连接位置(404a)、第二连接位置(404b)以及拼合位置,所述分流板(404)的第一连接位置(404a)与基板(401)转动连接,各分流板(404)上均分布有分流孔(404c),且各分流板(404)能够相互拼接并用于遮挡第一气口(401a);联动杆(405),所述联动杆(405)具有若干个,且联动杆(405)的一端与分流板(404)的第二连接位置(404b铰接,另一端与齿环(403铰接;驱动齿轮(406),通过第二plc电机驱动,且与齿环(403)啮合;当第二plc电机控制驱动齿轮(406)旋转,并带动齿环(403)顺时针旋转时,各分流板(404)以第一连接位置(404a)为基点旋转,使得拼合位置相互靠近并拼合;当第二plc电机控制驱动齿轮(406)旋转,并带动齿环(403)逆时针旋转时,各分流板(404)以第一连接位置(404a)为基点旋转,且使得拼合位置相互远离并形成口径小于第一气口(401a)的第二气口(401b),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美丽,蔡儒军,焦国锋,吴俊鹏,陈步福,朱明伟,黄赞频,张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